12月初,天气寒冷。在离北京市中心约1小时车程的房山区青龙湖镇水峪村,还能见到今冬第一场雪的痕迹。
村里的活动室内,十多位村民面前摆着清洗干净的鹅卵石、粗细不一的画笔和各色颜料。今天她们要学习如何在石头上画熊猫。
35岁的刘伟超有先天性脚部残疾,行动不便。她坐在最前面,拐杖放在一旁,一笔一画为村民们做示范。她先用白色颜料勾勒出熊猫脸庞,然后是黑色的眼眶。在我眼里石头上的熊猫是有灵魂的。刘伟超说,我把它画出来之后,它就跟我的孩子一样。
在隔壁的村委会办公室,刘伟超创作的熊猫国宝石被摆在显眼的位置涂满黄色颜料的鹅卵石上,一只憨态可掬的熊猫在打太极拳。如今,熊猫国宝石已成为水峪村的一张金名片。
熊猫国宝石的创意,来自驻村第一书记李福升。水峪村位于山区,可利用土地有限,群众对发展经济和丰富文化生活的需求十分迫切。李福升说,听说附近要建熊猫繁育基地,我就开始思考如何将熊猫元素和当地特色有机结合。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天,李福升在与结对共建单位开展党建活动时得到启发,既然附近河里的鹅卵石又大又圆,为什么不能在石头上画熊猫呢?
经过多方联系,李福升找到了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刘中,请他教村民在石头上画熊猫。
在石头上画画,对刘中来说也是新鲜事。和纸上作画不同,在石头上画熊猫需要根据石头本身的形状进行立体式构图。刘中说,石头最好巴掌大小,方便学员绘画,还要相对规则、圆润,会更加美观。
在刘中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熊猫国宝石的创作中。画石为宝让低收入户刘伟超每个月能增收上千元。没想到河沟里的石头还能卖钱!村民们纷纷称赞。
目前,水峪村正筹备开设淘宝网店,并在刘中的支持下建立水峪村熊猫国宝石基金,把水峪村的熊猫石推广到全国。
今年以来,水峪村还与北京火绘葫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合作,签订村企战略合作协议,吸引外来优秀人才驻村工作。
画石为宝,点石成金。水峪村正由昔日的软弱涣散村逐步迈向党员干部示范、村规民约引领、村容村貌整洁、百姓齐心协力的新农村。
乡村振兴,既需要产业兴旺,又需要文化滋养。熊猫石、火绘葫芦等文创元素的引入,不仅让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也给村庄注入更多活力。李福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