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民网 > 农知农技 > 农技动态 > “海水稻”科技攻关袁隆平这么说 返回首页

“海水稻”科技攻关袁隆平这么说

时间:2020-04-26 18:18来源: 三农网作者:佚名收藏

  如何开展耐盐碱水稻(俗称海水稻)品种培育及核心技术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提出最新指导意见:不断发掘水稻耐盐碱基因,并将其转育到籼粳交高产杂交稻,特别是第三代杂交稻上。4月14日,在海南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试验现场观摩及建设推进会上,笔者获取以上信息。

  耐盐碱水稻研究许多国家都在做,包括印度、日本、韩国等国家,甚至有些国家已经研究了几十年,但进展都不大。为什么我们仅通过短短几年研究,就有所突破?袁隆平说,因为我们将水稻耐盐碱基因与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结合了起来。

  袁隆平院士提出的发展耐盐碱水稻的目标是,在10年内,选育出耐盐度在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六、耐碱在pH9以上的耐盐碱水稻品种,且年推广面积达1亿亩,平均亩产300公斤,这样每年就可增产300亿公斤粮食。

  300亿公斤粮食是一个什么概念呢?这相当于湖南目前全年粮食总产量,可以多养活近8000万人口。说到此,89岁的袁隆平院士很是兴奋。

  我国有15亿亩荒芜的盐碱地,是国家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以袁隆平院士为先锋的我国水稻科研工作者,致力于突破藏粮于地空间、拓展藏粮于技储备,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并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基于此,由袁隆平院士倡议,以抢占国际盐碱地利用技术领先地位、培育粮食生产新增长点为目标的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中心正在加紧筹备建设中。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