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秋以来,我区平均气温较往年下降较快。在10月初部分地区出现多次霜冻天气,对饲用小黑麦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为加强饲用小黑麦今冬明春田间管理工作,自治区畜牧工作站高度重视,针对关键技术环节制定有效技术措施,切实提高优质饲草生产水平。
一是抓好越冬管理,确保安全越冬。根据小黑麦出苗情况,适时灌足冬水。9月30日前播种的,可以在11月10日前正常进行冬季灌水,灌水时间不宜过早;10月1日以后播种的,幼苗较弱冬季灌水尽量推迟,最好在冬灌结束前灌溉。灌水时要保证36小时地表无积水为宜。地势较低的地块,灌水24小时后如地表仍有积水应注意及时撤水。根据冬季土壤墒情,应分别在12月底和1月底各进行1次打耱保墒。
二是做好春季管理,确保正常返青。在二月底至三月初,地表土层化冻5-6厘米时,每亩实施机播旱追肥硝态氮15公斤;在4月15日前首次灌水可再追施尿素10公斤/亩,有条件的情况下4月底五月初可再淌一次水(不施肥)。如春季首次灌水时间较晚(四月底至五月初),机播旱追肥硝态氮的施用量应增加至20公斤/亩;如播种时种肥施的较少,机播旱追肥时应加施10公斤的复合肥。
三是加强收获管理,提高饲草产量。收获时间应选择在5月中上旬,饲用小黑麦处于孕穗期至抽穗期,机械收割后,及时进行摊晒,待植株含水量降至15%时,机械捡拾、打捆,制作成干草捆。收获时间最好在5月20日前,有利于安排后茬青贮玉米种植,接茬种植青贮玉米品种时应选择中早熟粮饲兼用或青贮专用品种。
原文链接:http://nynct.nx.gov.cn/xwzx/zwdt/202011/t20201109_2331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