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高新区农水服务中心、东津新区农业农村办、局机关相关科室、局属相关单位:
自7月15日以来,我市出现强对流天气,部分地区达到暴雨、大暴雨级别。据气象部门监测预警和分析判断,到7月18日,我市多雷阵雨,局部伴有中到大雨,对当前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威胁。为做好当前农业抗灾生产工作,确保秋季农业丰收,特作如下紧急通知。
一、及时开展农情调度。各地要加强应急值守,采取多种方式,第一时间了解灾情信息,安排农情调度员及时核实修正农情误差,及时填报农情报表,及时向上级相关部门报告,为各级领导进行决策提供准确的灾情信息作为参考依据。
二、抓好“五抢”关键措施。一是抢排。对受淹和渍水较深的农田,要采取机泵和农艺措施相结合的办法,抢时间,快排水,缩短农作物淹没时间,减轻危害;对已退水和渍水较浅的农田,要抓紧疏理沟厢,排出渍水,促进作物快发新根,迅速恢复生机。二是抢管。对植株上有泥沙、漂浮杂物附着的,及时利用退水清洗,以减少植株压伤和苗叶腐烂;对过水受灾的大田作物、菜园地、果树,天晴后及时进行中耕、培土、扶正、追肥、病虫害防治。三是抢收。对已成熟或进入采收期的作物特别是豇豆、茄子等易衰老的蔬菜和小白菜、辣椒等易渍水死亡的蔬菜,要及时采收,防止霉烂损失。四是抢改种补种。因灾绝收田块,坚持粮食优先,算好茬口账、效益账,及时改种、补种。五是抢修。对被水冲毁的农田,要组织劳力及时修复田埂,疏通渠道和水毁设施,修通损毁道路,为恢复农业生产、提高抗灾和生产自救能力打好基础。
三、加强病虫监测防控。洪涝灾害后,田间湿度大,暴雨暴晴天气极易造成在田作物病虫害大发生。各级植保部门要密切关注病虫发生动态,加强病虫监测预警,及时发布病虫发生信息,科学制定防控技术方案,指导农民达标防治。尤其要注意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草地贪夜蛾等迁飞性重大病虫害的监测防控;水稻若遭受洪水没顶,退水后要注意尽早喷药防控百叶枯病。
四、强化组织领导服务。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把抗灾生产作为当前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要迅速成立农业生产抗灾救灾工作专班,深入生产一线,进行调研指导,解决突出问题。要及时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服务,组织动员农村劳力、机械抢排、抢管、抢修,帮助基层快速恢复农业生产,尽量减少损失。
?
原文链接:http://nyncj.xiangyang.gov.cn/zxzx/gzdt/202107/t20210718_252713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