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穿村去,青山半月拥。走进区位凸显的山西村,优美的环境、整洁的村貌、淳朴的民风,总会给人一种清新之感。尤其是近几年来,面积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44亩、10个村民小组2016口人的灌云县伊山镇山西村,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依托交通与区位的优势,积极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围绕全省一流、苏北知名的文旅经济特色村建设的奋斗目标,执着的奋进精神,更会让人由衷的敬佩。
发掘区位优势,实施捆绑发展。顾名思义,山西村因坐落大伊山西侧而得名。东西走向的大伊山,在山西鬼斧神工般形成半月形地貌。因地势低洼,历史上夏秋之际的黄河水泛滥,曾为洪水走廊的山西村故有“山西荡”之说。灌云历史传说中的“船过夹山口,浪打羊山头”,其中羊山头就是村南的小山头。据传说,羊山头上还有只石羊,为讨一口吃食,夜里幻化成真羊,常常西去十多里地的龙苴镇,在那里留下今天的石门村。人口多、山地薄的山西村带了多年的贫困帽子。
沧海桑田,曾经的历史包袱成为新时期加快发展的有力支撑。青山半月怀中坐的腹地优势,山西村成为大伊山景区发展规划的核心区域。大伊山景区打造十几年来,随着景区亚洲第一坐佛的名声鹊起与独特自然风光的魅力彰显,天南海北的游客与信众纷至沓来。村支两委在制定村经济发展规划中,把对接景区捆绑发展作为村集体经济快速增收的产业支柱。诸如以人工湖为切入点,计划铺设人工观赏栈道,打造观光、垂钓、游泳等休闲去所;以羊山头为切入点,打造石羊景点与茶饮休憩区;以母子松为切入点,赏近千年古松的怀中包子,品隋唐时期“冷面寒枪俏罗成”松下系马的传说……建设规模民宿、餐饮、观光集中区,将村内的资源优势转化为集体经济的增长点,按照融自然风貌、佛教文化、生态旅游与产业发展为一体的发展思路,结合山西村这一县首批休闲农业特色村落,践行省设计院的江苏一流、苏北知名文旅新村的村级发展规划,届时的山西村必将靓丽出彩,成为苏北真正的文旅产业明星村。
发掘交通优势,光大现代农业。国家主要干线的沈海高速穿村而过,无疑给山西村的加快发展带来机遇。在与镇联手发展建设千亩连片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以来,通过流转土地900余亩,先后招引投资千万的马诗龙食用菌有限公司、投资400万的圣叶紫苏有限公司规模农业企业两家,借助生鲜产品、副加工与订单生产,其产品畅销韩国、香港等海内外市场。同时安置剩余劳力30余户近百人进园就业,有力破解土地低效和低附加值的“两低”问题,实现企业效益与村集体、村民增收的多赢。为做大农业园区,镇村两级联手,为落户企业争取补助资金,铺设十多里的园区道路;组织采摘节、观光季,促进企业拓展县内市场。整合村里河堤马道、机动地,调整成规模区块,瞄准近城就村优势,采取村资合股建设规模化经营果园、采摘园,吸引县城区市民前来踏青、采摘。
发掘城居优势,谋划外包增值。曾经的山西村为城乡结合部,随着县城主城区的不断延伸,尚都滟澜山、御景庄园、云阳小区等规模化生活小区环村而建,如今的山西村成为城中村,场地出租、物业、环卫等外包服务提供了新的商机。在几个生活小区建设过程中,村集体光空旷场地出租一项收入过10万元。与专业企业合股经营、合作共赢的思路指引下,山西村近百名村民有了新的就业平台,村集体与村民实现双增收。
发掘廉政优势,凝聚民心民力。人,无私则无畏。在山西村,村干部的廉政,不光换来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省民主法制村、江苏省水美乡村,连云港市文明村、市廉政示范村,县文明村、先进党总支等光荣称号,更赢得村民的交口称赞。城市建设、土地流转,村支两委千万资金过手却不粘半点腥气;曾经,村里河堤马道、机动地多成村干部的小金库,群众多有怨言。然在山西村,一寸土、一根草,登记明白,村民无不赞叹。2020年的山西村,仅靠土地流转的溢价溢出、景区的产业联动,实现固定资产256.8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54.8万元,2021年将突破80万元,2022年预期在百万元以上。
随着山西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持续健康运转,村经济实力的稳步提升,惠民效益日益凸显。近几年来,全村共投入资金160多万元,修建水泥路7.2公里,率先在全县实现了把水泥路通到村民家门口;新通路灯83盏,墙体涂刷38500平方米,新植绿化450棵,新铺草坪3200平方米,新铺污水管道650米,村新购垃圾车一辆、垃圾箱14个,投入资金15.86万元,全村改厕达95% ;率先完成农村天然气入户工程,是全县首家实现天然气全覆盖的农村……物质文明带来了精神文明的显著提升,该村支部以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为抓手,创建了山西村“一碑五谱”,每年在全村组织“好公婆”、“好媳妇”、“五好家庭”、“最美庭院”评选,有效纯洁村风民俗,促进良好风尚形成,确保全村和谐稳定。
原文链接:http://nync.lyg.gov.cn/lygnyxxw/xqdt/content/1943ed1d-424a-4bd2-8d47-2cf11877a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