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国才,中共党员,市农技中心作物部负责人,正高级农艺师,现在甘肃定西开展技术援助工作。
参加工作23年来,纪国才始终坚持“空谈误农、实干富民”的信念,不忘初心、践行使命,把试验做到田野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不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引领农民增产增收,在平凡的农技推广岗位上任劳任怨,为青岛市乡村振兴默默奉献。
技术推广,紧跟时代求创新。纪国才刚参加工作时,青岛的日光温室都是以竹木结构为主的“崂山棚”,存在着设计不合理、采光保温效果差、劳动效率低等问题。1998年底,黄岛辛安要建设无公害设施蔬菜基地,纪国才去做技术指导工作。他刻苦钻研日光温室建造有关知识,翻阅专业书籍、请教大学老师和专家,去寿光实地考察,历经一个月的时间,终于设计出来菱镁型和塑钢型两种不同类型的大跨度、无立柱日光温室。经过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于2001年编写发布了青岛市地方标准《无立柱节能日光温室设计建造》,该标准采用异质复合墙体结构,提高后屋面仰角,提高了采光和保温性能,极大地推动了我市日光温室的发展。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工业生产的进步,日光温室结构参数也有了很大的变化。高度从以前的3米变成现在的5米多,跨度也从7、8米发展到12米,保温被、专用膜的推广应用使得温室的生产性能极大提高,卷帘机、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熊蜂授粉、绿色防控等技术提高了产品产量和品质。每一次技术的进步、每一个数据的修订,都凝聚着农技人无数次默默的付出。
牢记责任,技术扶贫显成效。郭家小庄位于胶州市洋河镇,是山东省重点贫困村。2016年,扶贫办为村里建设了标准化日光温室,可是种了半辈子小麦、玉米的庄稼汉哪里知道温室管理。纪国才自告奋勇和郭家小庄结成帮扶对子,通过实地考察并和村里书记多次沟通,决定依托周边九鼎莲花山旅游资源,发展以休闲体验、旅游采摘为重点种植项目,并为郭家小庄量身定做了生产计划。先后送去脱毒草莓苗、黄瓜、番茄等种子,微生物菌肥等生产资料,并根据农时季节,对农户进行培训和现场指导,解答在生产过程***现的各种问题,经过努力,纪国才手把手为村里培养种植技术员5名,当年每个温室收益达5万元以上。通过技术帮扶,郭家小庄种出的草莓个大味甜,深受消费者欢迎,产品供不应求。贫困户切切实实掌握了温室生产技术。到2020年全村草莓面积发展到30亩,樱桃番茄18亩,蓝莓20亩,脱贫后的农户在致富的大道上越走越宽阔。
疫情面前,坚守岗位尽职责。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农技推广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纪国才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抓好农技指导,先是组织人员全面开展蔬菜生产情况摸底调查。通过电话调查、网络问卷等方式先后调研了300多家园区、基地和种粮大户,及时掌握小麦冬春苗情、蔬菜果品生产供应变化等情况,为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依据。制定印发了蔬菜、食用菌等12个农作物生产技术指导意见,提出关键技术措施,帮助农民搞好棚室调控、科***筹肥水、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治,引导农民增加速生叶类蔬菜生产等,33万多亩在田蔬菜平均日产新鲜蔬菜1500吨以上,强力支撑冬春季节蔬菜产品生产和供应。针对疫情防控期间农户反应的交通运输不便、产品销售受阻等实际困难,组建微信群,指导农民进行生产,为生产基地和销售企业牵线搭桥,通过引导全市百余家蔬菜果品生产基地与学校、企业等121家阳光工程采购单位进行产销对接,使生产和销售双方共享产品种类、需求等供求信息,互通资源,携起手来共同保障市民菜篮子供应、保护农民钱袋子充裕。
远赴定西,东西协作谱新篇。今年,纪国才参加了东西部农业技术援助工作,作为临时党支部书记,他带领援派工作队以党建为引领,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发挥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先后多次深入大山深处,走访一区六县14个乡镇22个自然村、走访种植大户28户、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9个、食用菌等扶贫产业园5家,中药材、蔬菜批发市场3家、生产加工企业6家。引进了马家沟芹菜、金口芹菜、鲜食番茄等6个新品种和3000棵种苗,丰富了当地蔬菜品种;帮助引进设施内一年多茬高产高效快菜生产技术模式,该模式一年可生产5茬快菜,亩产17.5吨,亩收入5.1万元以上;引进种子编绳机器等新设备,改变传统种植模式;为定西市量身打造了“西洋参高效栽培技术”“蒲公英品种引进、驯化及产业化开发”等三个项目,并争取青岛东西协作资金支持。
纪国才把每一次成绩的取得都作为人生新的起点,热爱“三农”事业的他将始终以饱满的热情、高度负责的精神投入到农业农村工作中去,为乡村振兴和青岛农业的明天不懈努力。
原文链接:http://nw.qingdao.gov.cn/n28356073/n32569377/n32569381/210924112555608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