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苍苍寒凝霜,时值深秋落叶黄。霜降已过,在渑池县坡头乡韩家坑村的柴胡地里,村民们正抓紧晴好天气采收柴胡,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柴胡地里,村民韩丙申正和老伴一块采收柴胡,收好的柴胡整齐码放成一小排。他一边剪柴胡根一边告诉记者:“我们村过去主要以种粮食为主,从2017年到现在,村干部一直动员让我们种花椒套种柴胡。刚开始咱老百姓都接受不了,觉得不行,谁知道这两年效益很不错,管理好的一亩地收入七八千元。我种了十几亩柴胡,平均一年收入四五万块钱,现在不用动员,大家都抢着种。”
村民张西保今年已经60岁了,谈起今年种植柴胡带来的可观收入,他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今年的柴胡虽然受天气影响,但是总体长得不错,一亩地大概能收100多公斤,能卖5000多块钱,比打工强。”
韩家坑村过去种植农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加上交通不便,村民整体收入不高。2017年开始,渑池县因地制宜,出台“双椒一药”产业发展政策,鼓励村民种植花椒、辣椒和中药材,并给予相应补贴。村党支部抓住政策机遇,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讨论,外出调研,最后确定因地制宜在全村推广“花椒+柴胡”的套种模式。
坡头乡韩家坑村党支部书记韩军民告诉记者:“县里出台政策后,我们根据政策在全村进行推广,党员干部积极带头,在自家地里先种,带动村里家家户户都种上花椒和柴胡。为了提高群众种植柴胡的积极性,乡里、村里免费为村民提供柴胡种子,而且请县农业局的专家定期到我们村田间地头为农户讲解技术。这几年,柴胡的市场价格逐步增高,从1公斤40元到现在1公斤60元,一亩地能收干柴胡150公斤左右,每亩地收入4000元以上,收成好的在8000元以上,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目前,韩家坑村共种植花椒4400多亩,人均3亩以上;种植柴胡3500亩,人均2亩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椒药发展专业村’。下一步,我们经过考察,准备在村里建一个柴胡加工企业,对柴胡进行切片、分拣,拉长产业链条,增加村民收入。”
得益于独特的气候和水土优势,韩家坑出产的柴胡品质优良,其柴胡皂苷有效成分含量高达0.63%,比中国药典标准高一倍以上。依靠“花椒+柴胡”长效短期相结合,韩家坑村群众走出了一条不等不靠的致富路,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韩家坑村也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渑池县2020年度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工作先进村、坡头乡2020年度椒药产业发展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吸引了市、县内外众多种植户慕名前来学习交流“花椒+中药材”的套种经验。
据了解,韩家坑村所在的坡头乡把打造“中原柴胡之乡”作为全乡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丘陵和山地适合发展椒药的优势,借助“中原花椒之乡”“柴胡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两个品牌,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为促进群众增收、实现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记者 上官红亮)
责任编辑:王志远原文链接:http://nynct.henan.gov.cn/2021/11-17/2348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