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走进沙子镇维新村,随处可见绿树成荫、花草环绕,溪水清澈见底,道路干净整洁,房屋错落有致,呈现出一幅山清水秀、乡风文明、环境宜人的美丽乡村画卷。”维新村县人大代表易宣银高兴地说道。
农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今年以来,平乐县沙子镇人大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紧盯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助力乡村风貌提升,“扮靓”乡村“颜值”,推进宜居乡村建设。
代表带动,家风带动乡风,增气质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沙子镇75名人大代表攻坚克难,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当排头兵、带头人,积极参与乡村风貌提升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参与清理沟渠淤泥、清理村庄垃圾、道路拓宽、“三微”整治等志愿活动。同时,代表以身作则,注重培养文明好家风,自觉打扫房前屋后卫生,并教育家中小孩保护环境卫生,纠正不文明行为,养成爱干净爱卫生好习惯,群众深受影响,纷纷加入清洁家园活动,男女老少,家家户户清理房前屋后。好家风促进好乡风,沙子镇乡村容光焕发,提振群众“精气神”。
代表履职,提升乡村风貌,添助力
乡村风貌工作中,沙子镇人大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宜居村建设”等列为年度监督项目,通过实地调研、听取专项工作报告、专题研讨、形成报告等方式,持续跟踪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进度,为乡村风貌提升按下“快进键”。今年以来,通过代表监督推进、建言献策,全镇共清理村庄垃圾672处,清理乱堆乱放235处,清理沟渠32公里,拆除乱搭乱盖82处,拆除广告招牌26处、拆除废弃建筑95处,拆除农村危房186栋10373O,“三微”建设154处1815O,逐步绘就“绿树村边,青山郭外”的乡村新颜,引得群众称赞。
代表作为,“剑刃”所向,问题迎刃而解
沙子镇维新村开展乡村风貌整治初期,工作推进较为艰难,存在部分群众对整治工作不理解、相关工作人员不愿得罪人等问题,给推进维新村风貌提升造成很大挑战。镇人大调研了解到工作进度缓慢后,建议镇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和村干部们连夜开会研究讨论,并得出了解决办法。通过成立乡村风貌提升理事会,征集村民代表意见,动员村内有想法、有头脑、肯干事的年轻人加入村民理事会,充分激发村民主体意识,让村民们自发参与到乡村清洁和环境改善中,最终让乡村风貌提升工作顺利实施。
代表谋划,保留乡村特色风貌,留韵味
在开展乡村风貌提升工作中,沙子镇人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村庄规划立足现有基础,在追求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的同时注重保护特色老房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体现农村特点,注重乡土味道,让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人大代表意识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意义,收集民意、尊重民意,做好规划把一些老旧房子进行修缮,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的建设材料,保护好乡村的山水格局、田园风光、历史文化资源,“扮靓”农村。
原文链接:http://nyncj.guilin.gov.cn/zwb/zwbxqkx/202111/t20211117_2167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