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民合作社 > 合作社风采 > 产城一体新跨越 撮镇荷花再飘香 返回首页

产城一体新跨越 撮镇荷花再飘香

时间:2013-09-02 04:13来源: 作者:收藏

  内容摘要

盛夏时节,正是荷花盛开、莲叶田田的美好季节。7月26日,安徽·撮镇荷花文化旅游节开幕,位于撮镇建华龙栖地生态湿地公园内的万亩荷田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迎接八方宾朋,暗香浮动的青青荷田,“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点缀其间,美不胜收的景致引来游人如织。据了解,撮镇拥有华东地区最大的荷花园,园区拥有近万亩荷花基地。从2008年开始,荷花节已成功举办四届,去年荷花节升级为“合肥市荷花文化艺术节”。随着荷花节举办地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荷花节影响力、社会美誉度不断提高,今年荷花节再次升级,成为“安徽·撮镇荷花文化旅游节”。这一提升,充分挖掘了荷花节的文化内涵,并通过旅游这个载体彰显文化内涵。

藕荷产业经济 促农增收致富

龙栖地荷花湿地公园位于撮镇镇建华社区。每到夏季,朵朵荷花次第开放,片片绿荷沁人心脾。这里属合肥近郊,距离市中心驱车仅需20分钟,北接合马路,南贯合宁高速公路312国道,南淝河、二十埠河环抱建华,交通便捷,区位优越,史称“吴楚要塞,包公故里”。

原本荷花湿地公园所处的位置是建华社区低洼易涝的4000亩低产田,由于处在圩区,居民收入很不稳定。经过探索,建华社区决定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之路。从2007年起逐步因地制宜,改变传统农业仅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经营思想,把发展思路拓展到“人地共生”的旅游业与农业结合的理想模式,利用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园内的水循环系统,在沟渠上建设人工栈桥和人工生态驳岸,大面积种植莲藕等水生植物,从而在荒芜的土地上建成了生态湿地百荷园。让游人时而近水跨越湿地,时而泛舟莲藕之中,为生态观光的游客提供住宿、餐饮、垂钓等亲密接触自然的机会,亲近自然的舒适和原汁原味的农家生活环境,丰富都市人生态休闲需要,一座全新的龙栖地生态湿地公园初展风姿。同时自2008年举办荷花节以来,建华社区的农民收入逐年提高,“与水稻相比,莲藕种植经济效益更高,收入能增长40%,实现了农民增收,目前莲藕种植规模已接近万亩。”建华社区党总支书记宋正茂如是说。

完善基础设施 做强生态旅游

撮镇是安徽省环境优美乡镇,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人文底蕴厚重,风光旖旎,绿野醉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建华龙栖地生态观光园中,目前种植藕莲、子莲和花莲三大类18个品种33个品系,加之盆栽荷花,有近百个品种,分为食用与观赏两大类。食用类的藕莲品种有合肥飘花藕、鄂莲5号、鄂莲4号和“9217”号等品种;食用类的子莲品种有“太空莲1号”、“太空莲3号”、“太空莲36号”等品种;观赏类有花莲和睡莲等品系。如今,万亩荷花竞相斗艳,各色荷花开得娇艳欲滴,组成了一幅巨大的夏日荷塘美景图。藕荷也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休闲避暑,以花会友,近年来荷花节的举办,不仅带动我们发展了藕荷产业,还带动了我们的农家乐、农产品销售,我们每天卖莲子心、荷叶茶,生意好得很。”谈起荷花节,建华社区的村民兴奋得合不拢嘴。不仅仅是建华社区,李六香葱、振兴大棚草莓、赵光农家乐等诸多品牌逐步打响,“一村一品”的现代都市农业在撮镇镇遍地开花。据悉,去年撮镇全镇实现财政收入5.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

荷花节的成功举办将农民、农村与城市连接起来。撮镇镇依托荷花节,积极发展休闲、避暑为主的特色旅游系列活动,进一步促进旅游资源优势向旅游经济转变,极大地推动了该镇观光旅游业的发展。今年,撮镇镇又大手笔对景点的基础配套设施进行改良和新建,投资近3000万元在园区内修建了我市首个农民文化广场,此外还对景点进行绿化,完善了供游人休憩、观赏的坐椅和环保垃圾箱、道路标识牌、景点指示牌、音响,为游客营造出更加优美与舒适的游览环境。“现在农民收入越来越高,居住条件也越来越好,但休闲娱乐的场所却很少,我们修建农民文化广场既是作为整个公园景点的一部分,为荷花节增添一处新景区,更重要的是为当地农民提供一个活动场所,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文化广场建设方的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

创新运营模式 唱响“荷花”品牌

在撮镇镇荷花产业的整个运作过程中,采取“农户+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的运行模式,实行农户入股,保底分红的操作模式;建华社居委负责协调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设施建设的用地、费用等工作。产品的生产及销售等事项由市级龙头企业肥东建华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与安徽农栖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社区以合作社为龙头,围绕加工产业发展和品牌化建设,结合本地的蔬菜基地建设,利用水资源丰富优势,在流转土地上实施统一种植莲藕等水生蔬菜。由于上规模,上档次种植,合作社聘请农业科技人员定期来社区指导农民种植,及时化解农民在生产上遇到的问题。值得一提的就是远近闻名的合肥飘花藕,肉质脆嫩,丝少,因“丝、私”同音,又产于包拯故乡,故俗称无私藕或无丝藕。建华社区在安徽农业大学专家的帮助下,经过几年的技术攻关,成功培育出无丝藕,并注册为“包公牌”。同时作为一项成熟的科研技术,能够广泛推广种植。

以荷为媒,产业联动。据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2012年通过合作社销售出去的莲藕及附属产品达2000万斤,产值4260万元,当年兑现股民保底收入520万元,二次分红130万元,入社成员年收入达1.3万元,比非成员收入高出30%以上,同时带动周边近2000户农户实行产业结构调整。 2010年,龙栖地湿地公园的基地莲藕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近年来该镇的建华农业专业合作社先后荣获“合肥市示范合作社”、“安徽省先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安徽省农业专业合作社信息化示范社”、“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国农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等称号。目前园区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正朝着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星级示范园区和国家4A级湿地公园的目标稳步前进。

以产业为基,以荷花为媒。按照“实现产城一体发展,建设生态幸福撮镇”的总体目标,工业产值超百亿的撮镇正在朝着“打造物流产业基地、发展生态休闲农业、挖掘弘扬古镇文化、构建特色城市组团、跻身全国千强行列”的方向努力,加快把撮镇建设成为产业的集聚区、人口的集中区、体制机制的创新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成为产城一体的合肥东部组团“花园镇”、生态和谐新城镇。荷花节的举办让外界认识撮镇、了解撮镇,为撮镇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提高了撮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如今的撮镇正向着勇争安徽综合实力“第一镇”和改革创新“示范区”目标阔步前进。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