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热的天,我们干活少了,收益反而多了,这么好的机会我们去哪儿找啊。”龙安区钰珂种植专业合作社成员李双喜在地里一边查看中药材丹参的长势一边说。
近年,龙安区加快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促进失地农民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就业, 帮助农民增加收入。目前,全区共有各类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66个,合作社成员5000余户,带动农户12000余户。今年,全区有1家合作社荣获全市“十佳专业合作社”称号,4家合作社荣获全市“百先农民专业合作社”称号。钰珂种植专业合作社就是其中的1家“百先农民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位于龙安区马投涧镇南大岷村,主要进行各种中药材种植并提供中药材收购服务。
“我们采取‘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实行统一提供种子、统一进行管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保护价收购、统一对外销售,带动本村及周边6个村庄的200余户农民发展中药材种植500余亩,直接经济效益200余万元,每亩每年使农民增加收益2300余元。”钰珂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秦钰珂介绍。
谈及钰珂种植专业合作社帮助南大岷村村民增收的作用,南大岷村第一书记赵海民算起了经济账:“南大岷村地处浅山丘陵地带,农业条件较差,农民在加入合作社之前,每年每亩地种植小麦、玉米各一季,共收入1200元,其中,成本费用就要880元,农民净收益才320元。农户土地流转后,每年土地租金700元,还有补贴90元,收入共790元,全部为净收益。同时,还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让更多的青壮年有更多的时间外出打工。”据悉,该合作社安排土地流转出去的农民到合作社打工,每人每天还可以获得60元的收入。
对合作社下一步的发展,秦钰珂说:“在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基础上,成立农业公司,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道路,扩大种植面积到1000亩,拉长产业链条,开发中药材深加工产业。”(文章作者:袁超 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