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民合作社 > 合作社风采 > 有了合作社,百姓钱包鼓起来 返回首页

有了合作社,百姓钱包鼓起来

时间:2013-09-12 07:49来源: 作者:收藏

  

    “我们公司采取果树基地+冷鲜库+反季节直销的经营模式,走出了一条致富路、品牌路、科技创新之路。”清河镇绿康果蔬保鲜有限公司总经理魏云柱深有感触地说。

  据魏云柱介绍,绿康果蔬保鲜有限公司采取“农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市场”的“一条龙”运营模式,有效提高了农副产品的附加产值,增加了农民和公司的收入。同时,今年3月份,该公司对农副产品进行了商标注册和绿色产品认证,生产的“绿康”牌胡萝卜、大葱、大白菜、圆葱、土豆等农副产品的各项指标,均达到了“绿色无公害食品”的要求。  记者在绿康果树保鲜有限公司正好碰到了前来卖土豆的曹福涛。曹福涛是清河镇的种菜大户,他的蔬菜种植基地达到100多亩。“以前没有成立合作社的时候,蔬菜下来了,只能卖给一些菜贩子,价格是被一压再压,根本卖不上价去。现在好了,有了合作社这种新模式,我们与合作社签订合同,由合作社给我提供种子、肥料,等蔬菜成熟了,合作社以高于市场的价格全部收购我们的蔬菜,我种菜再也不愁销路了。今年的土豆市场价0.7元/斤,合作社以0.85元/斤收购我种的土豆,我这十万斤土豆就增收一万五千元。”曹福涛高兴地说。

  “过去我们没有冷鲜库,更没有这么成规模的果蔬种植基地,只是从清河镇、申桥、李庄、姜楼、辛店等一些附近乡镇的果蔬种植散户手中收购一些圆葱、苹果、辣椒、土豆等农副产品,不但受到季节性制约,货源也不稳定,还让贩运果蔬的商家在中间"宰一刀",于是,赚到我们手里的钱就很少了。”负责绿康果蔬保鲜有限公司外销工作的销售经理周纯文告诉记者,现如今好了,有稳定的果蔬基地、农户果蔬大棚、冷鲜库、运输专业队等成套的营销体制,并且拥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和常年签订购销协议的客源,可以进行反季节果蔬销售,以便增加产品附加值,利润也就上去了。比如,上个月,0.15元收购、扩充、储备圆葱数量,现如今以0.42元的高价,用公司20辆果蔬运输车运往全国各地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所以说,发财、致富那是早早晚晚的事情。”今年以来,公司与山东省内、外大型批发市场建立了产品销售合同。同时,在当地,该公司与滨州银座签订了定向果蔬采购合同,并且直供滨州学院等高校每日的“绿色无公害果蔬”学生营养餐。

  目前,清河镇正着力打造万亩果蔬绿色高效产业园的“升级版”,着力于农业综合性发展,真正走出一条适合该镇实际发展的科技、环保、创新、致富的特色之路。

  24日上午,记者来到惠民县清河镇8000亩的宝源蔬菜种植合作社,一片绿油油的景象让人眼前一亮,不远处是农户建起的3800亩蔬菜大棚基地。宝源蔬菜种植合作社是该镇目前最大的民营性蔬菜种植合作社。这是该镇近年来打造万亩高效果蔬产业,为民致富取得的硕果。

  本报记者 张峰 见习记者 王文彬 通讯员 王勇)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