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青岛,乡村学校少年宫正成为农村孩子开展活动、拓展知识的“快乐课堂”。作为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方式,青岛市乡村少年宫目前已建成506所,到2013年乡村少年宫将在全市实现全覆盖,进一步拓展农村未成年人的课外活动空间,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今年暑假期间,青岛胶南市铁山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参加了乒乓球、篮球等各种课外活动。“我创作的布贴画叫《饮牛》,画中是一群欢快的牛儿在饮水。”小学生杜庄非常认真地向记者介绍他在布贴画课程中画的图案。指导教师王美玲告诉记者,除了布贴画,学校还有沙画、十字绣等培训,让不同兴趣爱好的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青岛即墨市温泉镇皋虞小学四年级学生刘圣洁告诉记者,她在学校少年宫学会了简单的舞蹈,现在可以跳《阿里山的姑娘》、《闪闪的红星》等多个舞蹈。这里的少年宫整整占据了一座小楼,开设书法、沙画、舞蹈、十字绣、根雕等14个兴趣活动,周边15个村庄的3000多个孩子分批到这里上课。
走进胶南市张家楼镇中心小学,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挂着各种活动室标牌的教室。学校腾出67间校舍用于少年宫功能室建设,开设了思想品德教育、中华经典诵读、本土文化、科学实践等七大类27个活动项目。其中,最有特色的当属学校的民间艺术培训,请来了十字绣、剪纸等民间艺人作为学生的辅导员。
青岛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学校教育处处长李信阳告诉记者,乡村学校少年宫主要是依托农村中小学校现有场地设施建成的,利用学校现有管理体制、师资队伍,统一组织开展活动。少年宫建成后面向所有农村未成年人开放,免费为他们提供开展活动必需的场所、器材、师资,不开展任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不开展收费特长班和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