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新农村 > 农村新设施 > 江西省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和基本做法 返回首页

江西省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和基本做法

江西省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和基本

时间:2012-06-08 13:11来源: 未知作者:bianji66收藏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江西省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之一,把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而政府又能做到的事情作为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切入点,重点抓了路、水、厕三***事,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
    一是走平坦路。“十五”期间,江西省筹资143亿元,实施“村村通”工程,加快了农村公路建设步伐。目前全省通村公路总里程6.33万公里,硬化里程3.8万公里,行政村通达率84.7%。“十一五”期间,江西省将继续实施“村村通”、“通达”工程,计划五年硬化农村公路5.2万公里,基本实现行政村通油路、水泥路。
    二是喝干净水。“十五”期间,江西省筹资解决了100多万饮水困难人口的安全用水和方便用水问题。各地根据水源******等实际情况,采取了小型供水设备抽取地下水或引山泉水等多种形式,帮助不少农民饮用上了卫生安全的自来水。到“十一五”期末,全省力争解决38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50%。
    三是上卫生厕。江西省农村还有80%的农户没有使用无害化厕所,还存在不少人畜混居现象,不仅严重污染生活环境,而且还极易造成重大传染疾病的流行。为此,江西省因地制宜地开展改房、改栏、改灶,重点推广“三格式”、“沼气池式”等无害化卫生厕所。同时,把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农村改水改厕与发展农村洁净能源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沼气能源。目前全省户用沼气池总数已达115万户,占全省总农户数15%。
    在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江西省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农村生产生活******明显得到了改观,农民欢呼雀跃,甜到心头。2006年省、市、县三级9326个试点村已基本上完成了整治建设任务。通过整治建设,一批环境优美、风格各异、具有文化内涵和区域特点的山乡村寨、水乡新村、平原农村新社区正在全省各地崛起。
    江西省在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总结出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好的做法。
    一是以村镇规划为龙头。按照因地制宜、适度超前、一步到位的原则,积极整合省内高校和各类规划编制单位的力量,加快村镇规划编制工作。各圩镇和中心村编制较高起点的“五图一书”规划,一般村庄编制平面规划。在规划编制中坚持保留农村历史文脉,传承当地建筑文化,保护自然风貌和生态环境,体现乡村特色,凸显田园风光,坚持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新村镇规划选址原则安排在荒山荒坡,尽可能少占或不占耕地。严格实行“一户一宅”,旧房拆除后予以复垦。民房建设坚持量力而行、尊重民意、各具风格,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千篇一律。规划部门提供多种具有江西民居风格的房型无偿给农民选用,避免千村一面。在村庄规划中还十分重视保护和利用农村祠堂,把祠堂建成培训基地和文化活动中心,使旧祠堂发挥了新功能。
    二是尊重农民意愿。江西省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坚持“六个不搞”,即不搞环村公路、不搞广场、不搞进口***坪、不搞名贵花木、不搞违背群众意愿和经济承受力的大拆大建、不搞脱离实际的负债工程,防止一些地方干部借新农村建设之机,违背群众意愿,盲目上工程,摊派搞建设,加重农民负担。从农民最希望解决而又能做到的事情出发,重点做好“六改四普及”工作。即:改路,逐步做到进村和村内道路硬化,改善通行******;改水,做到农户饮用上卫生安全的自来水;改房,做到“一户一宅”,房屋整洁,体现地方人文特色;改栏,做到人畜分离,有******的地方提倡发展畜牧小区;改厕,提倡使用水冲厕;改环境,整治脏、乱、差,实行村庄绿化,发展庭院经济,做到宜林则林、宜果则果,搞好农户家庭卫生;普及沼气,在有******的地方建沼气池,推行“猪-沼-果(菜)”等生态农业模式;普及有线电视,提高农村的有线电视入户率;普及电话,提高农村的电话普及率和网络覆盖率;普及太阳能,在有******的村庄和农户逐步推广太阳能热水器。通过“六改四普及”,极大改善了农民的人居环境,受到了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三是创新政府支持方式。江西省的许多地方改变了过去直接补助现金的方式,实行以奖代补、实物补助等。如兴国县对建设无塔式集中供水设施补助供水设备一套(4000元),单户改水补助水泵一台(200元),进户管道由农户解决;村内主干道硬化每公里补助水泥200***,进户道硬化每3平方米补助1包水泥,路基改造及沙石料由农户自行解决。算总账,政府的实物补助约占全部投入的30%,取得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四是加大资金整合力度。为克服财力薄弱、反哺农村能力有限等困难,最大发挥资金使用综合效益,江西省在加大投入的同时,加大了资金整合力度,在资金使用上坚持做到“三个不改变”,即:不改变各类资金的使用性质,不改变资金的下达渠道,不改变各部门管理职责。各类资金安排必须与资金性质***适应,根据资金总量匹配安排到县,各试点村自主选择最需要解决的建设内容进行申报。如2006年集中了省财政专项资金1亿元、以工代赈资金0.8亿元、农村饮水资金1.28亿元、农村沼气资金0.8亿元、整村推进扶贫资金1.08亿元、公路建设资金1亿元、改水改厕资金0.25亿元,共计6.21亿元,以每个自然村平均10万元补助标准,安排支持6210个自然村进行整治建设试点。各市县也从有限的财力中挤出4亿多元资金,支持本级试点自然村整治建设,从而使全省整合投入的资金达10亿元以上,省、市、县三级确定的试点自然村总数达到9326个。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