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三农采风 > 桂华:中国农业生产现状及其发展选择 返回首页

桂华:中国农业生产现状及其发展选择

时间:2012-06-20 14:21来源: 作者:收藏

  摘要:当前普遍存在的“老人种田”的合理性在于,老人种田维持了低廉的粮食价格、低廉的养老成本,以及低廉的劳动力再生产成本,在微观层面上维持了低成本与较高质量的农村家庭生活,在宏观层面上支撑起中国制造业优势。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超越小农生产的落后性与农业资本异化的可能性,在改造传统农业与节制资本之间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第三条道路。在“老人种田”的现实下,提高农业综合服务能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培植“中农阶层”,兼具经济、社会和政治意义。 

  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中国农业发展道路的选择,必须要兼顾到粮食生产安全、农民就业、食品价格、农村发展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在短期内不可能改变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位置,并改变农业在中国经济体系中位置的现实下,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诸多的约束性条件。未来中国经济模式的成功转型,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所带来的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社会稳定与发展息息相关的。 

  一、“老人种田”的现实 

  众所周知,中国农业维持着“人均一亩三分地”的小农户家庭经营模式,并遭到诸多人所诟病。如果单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中国农业确实存在着成本高、效益低、国际竞争力不足的问题。但关键在于,中国农业是一项既要吸纳农民就业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要维持城市低工资水平并提供廉价劳动力的产业,农业所承担的社会功能与政治功能是不能被忽视的,从这个角度看,小农生产方式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我们调查发现,随着2000年以来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城市打工经济的兴起在微观层面上改变了农业在家庭经济中位置,并影响到农业发展本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出后,只剩下老人和妇女种田,尤其是老人种田。前一段时间我到湖北省孝昌县做农村调查,发现当地绝大多数的土地都是由60岁以上的老人耕种的,除极个别特殊情况,基本不存在40岁以下的人在家种田。偶然碰到一个53岁的农民,他需要在家带孙子,所以捡种了10亩左右的耕地,他坚定地认为,自己在种田者中算是很年轻的。我所统计的几个村组种田情况的数据,也证实了这种判断。其实,在我所走过的河南、江西、安徽、湖北、重庆等地区的绝大多数的农村都是如此。老人是当前中国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的基本力量,我将这种情况称为“老人种田”。 

  老人种田是社会发展的后果,与城乡结构、第二三产业发展、农业土地制度等相关,因此,透过看似简单的老人种田现象可以看到当前中国农业经营方式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 

  可以分别从微观与宏观两个层面来理解老人种田的意义。在微观层面上,老人种田维持非常低的农村家庭生活成本。我以在重庆调查的一个农民家庭为例,来展示当前农民的经济经济生活状况。 

  家庭情况:5口人,两个老人65岁左右,儿子夫妻两人在重庆市区打工,孙子在市里上学; 

  家庭经济:两个老人种1.8亩水田、2.5亩旱地,儿子儿媳打工每个月共收入约3000元; 

  农业生产:水田种植水稻,水稻产出1200斤*1.8亩,旱地种植旱作物,产出胡豆50斤、油菜80斤、玉米2500斤、大豆30斤、红薯1万斤;土地上的所有产出都没有进入市场,全部用于自食和养殖;每年喂4头猪,过年杀掉一头获约200公斤猪肉,大部分制成腊肉,老两口自食一部分,送给儿子、亲戚一部分,其它两头卖掉获现金收入约3500元,还有一头母猪下崽卖掉获现金收入4000元;喂鸡50只,卖掉30只获现金收入1500元,其余自食,鸡蛋全部送给儿子和孙子吃;喂鸭子6只,自食或送亲戚; 

  务工收支:每年约3.6万元,除掉城市生活开支与孙子学费之外,其余由儿子储存; 

  上述案例并非是特例,可以说当前中国70%以上的农村家庭,都维持这样一种“半耕半工”家庭经济模式。从上例种可以看出,农村家庭经济是由务农与务工两部分构成的。一般的情况是:45岁以下的中青年人选择工资收入较高的城市就业,而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基本会选择在家种田。对于老人而言,除了种田就没有其它的就业机会,所以种田劳动投入是不计成本的,只有如此,种田才能够赚钱。我们在各地农村都计算过,在不计劳动力成本的前提下,种一亩水稻每年可以收入500—600元,种一亩旱地可以收入200—400元。在人均土地面积较广的平原地带,农民一般会直接出售农产品获得现金收入,比如,在湖北省荆门农村一对身体健康的60岁老人,种田10多亩,一年两季可以收入1.5万元;而在山区农村,农民一般会发展养殖副业,比如重庆农村、鄂西农村,通过扩大家庭生产环节,增加劳动机会,提高家庭经济收益,上例中的那对重庆老人一年的现金收入也有9000元。 

  农村的60、70岁的老人们,或者因为没有其它就业机会而种田,或者是将种田当做一种乐趣,我们在农村调查经常碰到退休干部或者儿女都当老板的老人还在家种田。老人种田可以极大地降低家庭生活成本,农村中只要是身体不太差的老人都可以通过耕种“一亩三分地”来养活自己,甚至可以对儿子家庭提供现金和实物帮助,这种情况在农村是非常普遍的。由此而形成的一般模式是:老人在家种田,维持基本的家庭消费开支,年轻一代打工获得现金收入并进行积累,这是当前普通农民家庭改善家庭生活的基本方式。反过来看的话,单靠种田或者是打工一项收入,肯定是要降低农民家庭生活质量的。 

  老人种田减轻了子女们的赡养成本,减少了家庭生活的现金开支,并且老人种田也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福利。在农村调查的一个真实感受是农村的饭菜质量极高。用五谷杂粮喂了一年的猪、家禽,农家肥地上长出的蔬菜,农家院果树上的水果,自家磨的豆腐等,没有“瘦肉精”,也没有转基因,这些所带来福利都是没有办法计算的。近几年打工经济带来的现金收入,也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住宿条件,很多农民都盖起了宽敞明亮的二层小楼。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种田的劳动强度也大大降低。所以,那些儿女们已经在城市里安家的老人,都会选择留在农村生活,他们经常会讲“不习惯城市生活”,其实大部分地区农村的农民生活远没有想象中那样悲惨。 

  从宏观层面上看,老人种田甚至可以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首先,老人种田解决了粮食生产问题,也只有老人才能够承受如此低的农业收益。我们在安徽省芜湖地区调查了土地集中后的农业资本化经营情况,发现在当地政府每年给予种粮大户(200亩左右)每亩100元补贴的前提下,粮食亩产降低约30%,大户依然年年亏本,农业的抗市场与自然风险能力大幅度下降。大户经营陷入困境的具体原因是多方面,包括基础设施薄弱、机械化程度不足、管理成本高等,其反应出的根本问题是,在当前的粮食价格下,资本进入粮食生产领域是不能获得平均利润率的。除开其它的风险不讲,仅此一点就决定了,除非是大幅度提高粮价或者政府进行补贴,否则我国的粮食供给是不可能依靠资本经营完成的。显然,提高粮价与政府补贴,最终都是通过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成本来让资本获利。在老人种田过程中,无机会成本的老人劳动力是生产的主导要素,老人种田不追求平均利润率,千万个耕种几亩到十几亩田的老人,解决了中国的大部分粮食生产问题。 

  只有老人种田才能够承受较低的粮食价格,进而维持较低的城市产业工人工资水平。老人种田使农村剩余的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出去,为城市第二三产业提供大量的劳动力。并且,老人种田所获得农业收入,支撑起了农村家庭的劳动力再生产和农村社会发展,在此基础上城市农民工也才能够承受较低的工资水平。源源不断地输入城市的农民工,与较低的工资水平,共同支撑了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并带来了中国社会的迅速发展。 

  我们常讲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稳定器和蓄水池,实际上中国社会的弹性及其抗风险能力是建立在“老人种田”基础上的。老人种田,维持了低廉的粮食价格、低廉的社会养老成本,以及低廉的劳动力再生产成本。在微观层面上形成了“半耕半工”的家庭模式,在宏观层面上就构成了中国城乡二元结构。 

  二、“老人种田”的性质 

  “老人种田”本质是,通过老人劳动投入维持起来的小农家庭农业生产过程保持较低的资本化程度。 

  首先,从生产环节上来看,除开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需要要参与市场之外,农民在耕作上维持了较为传统的生产方式,包括养牛耕地、手工劳作等。我们在调查中,经常会听到农民抱怨说,“种田不合算,种田是亏本的”,但很多老人却又选择种田,为此,我们细细为农民算了一笔账,以湖北孝昌地区农民种植水稻(1亩)为例。 

  亩产:1200斤,价值约1200元; 

  支出:耕田费140元、插秧费260元、种子50元、化肥100元、农药20元、灌溉20元、收割100元; 

  劳动投入:5个工值500元; 

  纯收益:约0元;

  通过上例可以看出,如果严格计算种田中的各项投入,种田确实是不赚钱的,如果碰到不好的年景,就很有可能亏钱。水稻一般为110天左右的生长期,再加上前后管理时间,种植一季水稻至少需要4个月时间,按照当前农民打工工资水平,30—40岁的中年人在建筑工地上打工,大工每个工为150—200元,小工为100—150元,那么四个月至少可以收入一万元以上,因此,青壮年人不愿意种田是很正常的事情。而对于老人来说,没有其它就业机会,种田就不存在机会成本,他们愿意种田是因为他们算账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比如,耕田用牛耕,插秧自己来干,收割也尽量自己搞,劳动投入不算成本,这样一来,老人种田就是有收益的,在风调雨顺的年景,种一亩田就可以收入500—600元。只要老人觉得种田不是特别辛苦,并且年终有收益,他们就愿意种田,这就是“老人种田”与资本化经营的差异所在。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