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5月2日讯 苏雅玲,原肇东市涝洲镇副镇长,农业技术推广员,多年从事水稻生产技术推广工作。
去年,肇东市在涝洲镇三星村建设了水稻工厂化育秧项目——水稻浸种催芽基地。从建设之初,苏雅玲就夜以继日、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这项工作中,为全市的水稻工厂化育秧当起了开路先锋。
4月17日,全省春耕生产(肇东)现场会召开,与会人员参观了涝洲镇三星村水稻浸种催芽基地现场,并对以苏雅玲为首的水稻农技推广人员给予高度评价。
苏雅玲多年如一日,奔走在涝洲镇的田间地头。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她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品种,通过自己试验后,改进、完善,迅速推广开去,给农民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2000年,她引进的“水稻大棚钵体育秧超稀摆插技术”,经过两年的试验,总结出“五化”栽培模式,在全镇得以推广,实现亩增产150斤,亩增收100多元,仅此一项,全镇增收1000多万元。目前这套模式正作为水稻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应用于水田生产。2002年,她又把稻田养鸭技术揉入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技术中,经过三年的试验,到2005年总结出一套生产AA级绿色食品的生产技术规程,这套技术规程一直延用至今,亩增收500元。2008年和2009年,经肇东市农业局组织,她所在的涝洲镇建设了“国家级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园区”。这个园区连续两年代表肇东市接待了省农委及国家农业部组织的联合专家组,经实地测产,这两年的亩产量分别为820公斤和764公斤,分别比计划的目标产量750公斤超了70公斤和14公斤,居全省第一位。
一年四季,苏雅玲的宅、办电和手机成了为农民解答技术问题的热线,一年里通过各种方式,回答农民咨询的技术问题上万条。
在当地乃至相邻的乡、县,苏雅玲是有名的植物医生,当地的作物大部分是水稻,不论在苗期还是在本田生长期,每到病虫害发生期,她总是首先发现,写出科学防治技术方案,宣传到村到户,指导农户防治,直到消灭病虫害为止。
(文章来源:东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