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三农人物 > 妇唱夫随扣大棚 绿色蔬菜反季卖 返回首页

妇唱夫随扣大棚 绿色蔬菜反季卖

时间:2017-05-11 06:39来源: 中国农民网作者:王洪德吕佳超收藏


程丽焕展示大棚黄瓜



程丽焕和丈夫徐洪斌伺弄大棚西红柿



程丽焕伺弄芹菜

    这几天,黑龙江省依安县依龙镇的农民正在抓紧时间播种大田,而家住该镇公平村5屯的农民程丽焕和丈夫徐洪斌,已经将庭院大棚黄瓜、叶菜,端上百姓餐桌。
    程丽焕,今年40岁,丈夫徐洪斌,今年44岁,是依龙镇庆丰村人。他们于1998年结为夫妻,生育1个儿子叫徐鑫,今年18岁,正在依安县一中读高三。3口之家,和谐美满。
    起初,程丽焕和丈夫徐洪斌靠种植十几亩承包田维持生活,收入无几。徐洪斌便步入建筑工地打工,一来二去,学会了瓦工,拎起大铲,哪里有活哪里去。2004年,徐洪斌来到齐齐哈尔市的建筑工地,继续他的瓦工手艺。程丽焕则跟随丈夫一起走进齐齐哈尔市,她在大民镇的一家蔬菜大棚找到了打工的活,这一干,就是5个春秋,程丽焕在打工过程中,不仅挣到了钱,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大棚蔬菜种植的手艺。
    2009年7月,由于儿子徐鑫需要回到依龙镇小学上学念书,程丽焕和丈夫徐洪斌便打道回府,来到依龙镇镇郊公平村,在公平村5屯买下一处前后院比较宽大的平房定居下来。程丽焕仍然靠给别人打工挣钱,徐洪斌继续他的瓦工生涯。
    2011年,依龙镇按照本镇撤屯并村集中建设农民公寓楼的“丰林模式”,实施了新农村建设整镇推进工程,程丽焕亲眼看到很多农民住进了楼房,她发现住楼房的农民对蔬菜的需求量增加了,而依龙镇大棚蔬菜基本为空白,自己有大棚蔬菜种植的经验,觉得给别人打工赚,不如自己扣大棚种蔬菜。她的这一想法,得到丈夫徐洪斌的大力支持。2013年秋后,投资8万元,建起1个120平方米的育苗温室,1个564平方米的大棚。这年冬季,程丽焕在温室内种上了叶菜,2014年春节前后,叶菜上市,不仅丰富了居民节日的餐桌,而且净赚了2000多块。
    2014年早春,程丽焕将在温室培育的较大个头的西红柿、中等个头的牛奶柿、较小的菇娘柿3个品种的西红柿移栽到大棚,随后,又将在温室培育的叶菜移栽到西红柿地垄沟,使整个大棚内全部布满绿色面积,做到天天有叶菜上市。到了六七月份,大棚柿子陆续上市。西红柿罢园后,紧接着移栽旱黄瓜和水黄瓜,同样在垄沟移栽叶菜,赶在入冬前上市。一年种2茬大棚蔬菜,入冬后,仍然利用温室种植叶菜。2014年,程丽焕种植的大棚蔬菜获纯效益2万多元,2015年净剩3万元。
    看到大棚蔬菜前景广阔的程丽焕,猴年春节后,与丈夫徐洪斌商量,决定扩大规模,投资10万元,又建2栋各564平方米的大棚和1个100平方米的温室。从此,程丽焕和徐洪斌静下心来,专门伺弄大棚蔬菜。
    由于程丽焕、徐洪斌在种植大棚蔬菜过程中,一粒化肥不用,清一色施用猪粪、鸡粪、羊粪等农家肥,无论叶菜还是果菜,无化肥,无农药残留,无毒素,无激素,纯绿色,是有机食品,绝对安全,并且口感好,深受人们喜爱,因此,他们的大棚蔬菜远近闻名,销路好,卖价高。2016年,平均每个大棚净收入近3万元。
    时下,程丽焕和徐洪斌的3栋大棚蔬菜,各具特色,第一栋的大棚黄瓜,顶花带刺儿,已经上市,第二栋的大棚西红柿,鲜花盛开结果,第三栋的大棚芹菜、香菜、菠菜、茼蒿、小白菜、油菜等十几种叶菜,青翠欲滴,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上等佳肴。
    看着自己亲手换来的劳动果实,程丽焕夫妻俩,干劲儿十足,信心百倍,大步流星奔小康······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