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阿利方,一家在中国植根了近30年的法国企业,一家曾经将贝松犁、满胜播种机等欧洲先进农机具引入中国的农机具贸易商,既是先进农机技术的传播者,也是中国农机化发展的见证者,作为一个国外的企业,他们是如何看待中国的农机市场,又将如何设计他们在中国的未来?抱着这***的想法,我们采访了法国阿利方公司总经理泰达先生。
农机360网&《中国农机商情》:
我们知道,法国是欧洲的农业大国,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农业机械的发展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阿利方公司自进入中国以来,为中国引进了很多法国以及欧洲的先进设备和技术。请您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阿利方的历史和现状***
泰达先生:
1985年,阿利方在中国北京成立代表处,并开始引进法国的灌溉机械。1997年,阿利方引进了很多国外的农机设备,比如法国的贝松犁、满胜的播种机等,这些都是阿利方率先引入中国的,我们这***做不仅仅希望带来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同时也引入了高质量的售后服务理念。目前,我们***的都是一些欧洲的大型农机,比如大型甜菜收获设备、葡萄园区作业设备和亚麻设备等等。现在我们在中国还有很多合作项目,比如目前我们在和一家国际知名果汁企业合作,将在国内创建一个现代化、机械化的大型果园,为此我们提供了先进的采摘设备和技术,以及高质量的售后服务。
农机360网&《中国农机商情》:
近几年,随着中国农业机械化的推进,国外诸多农机具制造商进入中国市场,并针对黑龙江农垦、新疆建设兵团和内蒙农场,以及政府采购,积极拓展自己的经销渠道。阿利方在这方面又有哪些举措呢?
泰达先生:
阿利方对于农场和农垦是十分重视的。因为我们的客户群体比较固定,因此我们对于中国市场的拓展计划,一般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是我们主动联系一些大型农场,为他们带来先进设备技术以及高质量的售后服务;
第二是积极寻找专业、合格的次级***,通过严格的审核和培训,达到分销的目的;
第三是积极参加诸如本次新疆展会这***的大型的农机展览会,展示自己的品牌,增加销售机会。
农机360网&《中国农机商情》:
我国的农机补贴政策拉动了很多农机企业的生产销售,大部分的外资企业目前尚未归入农机补贴的范围之内,您觉得这是否会对国外产品在中国的营销有影响?阿利方对此采取了哪些应对举措?
泰达先生:
我们对中国的农机补贴政策十分重视,也在逐步做***应的工作。在引入国外的设备之前我们都会仔细推敲该设备是否适合国内情况,因此我们会并严格筛选当地经销商并紧密合作,并逐步调试和改进自己的设备,在设备适应当地情况之后,会考虑对于一些配套的零部***在国内生产加工,之后再去申请国家补贴。当然这个过程可能会稍微长一些。举个例子,我们的播种机在五年前就带到了中国国内,如果当时单纯为了拿到国家补贴就立即进行生产加工的话,可能达不到很好的效果,因为这种设备并不适合或者满足当时的情况,但是经过我们这五年的改进、调试和磨合之后,这款播种机已经得到了很多用户的交口赞誉,因此我们现在开始着手在国内进行生产和加工零部***,并考虑下一步的补贴问题。
农机360网&《中国农机商情》:
您如何看待中国未来的农机市场?贵公司将会采取哪些应对策略?是否还会有针对性、市场性较强的新产品引入中国?
泰达先生:
中国市场是庞大的,不可估量的。不同地区也有着截然不同的土质和种植模式,因此我们在引入一款设备之前比较慎重,也会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比如对于不同地区进行***应的调试和变化等。另外我认为对于农户本身的培训也很重要,比如对于购买我们设备的用户,我们会进行系统培训,这***用户对于我们设备的本身和技术等会有全方位的了解,并可以提出改良意见和建议。在采集了这些反馈意见之后,我们会根据用户的需求引进***应的设备来满足中国农民用户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