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三农人物 > 山西吕梁乔永亮和他的“土豆试验田” 返回首页

山西吕梁乔永亮和他的“土豆试验田”

山西吕梁乔永亮和他的“土豆试验田”

时间:2012-06-14 11:16来源: 未知作者:cc收藏
  离石区吴城镇沟门上村一处院内,一群妇女正在忙于选种——晒种——拔芽——切种—拌种。切割开的马铃薯被拌上了粉红色的***剂堆拢成列,异常显眼。
  人群中显得更加忙碌的一位中年男子俯身在种子旁,挑挑拣拣,晒晒选选,一副爱不释手的***子。正在切种的一位中年妇女说道:“乔经理,你就不用忙活了,有我们忙就够了。”选种的妇女们都笑出声来。
  中年妇女所说的乔经理,是吴城“千亩土豆试验田”的“老板”乔永亮,乔永亮在离石区吴城镇是个“知名”人物,成名之一是因为他的上千亩“土豆试验田”。其二是因为他的“土豆试验田”从播种、施肥、除***、收种全部实现了机械化,他的机械化种植在吴城这***的“土豆种植大镇”也属罕见,在全区种植业中是少有的。
  几年前,从吕梁会计学校毕业的乔永亮通过自己的才华和苦干顺利进入了中国大唐集团山西分公司。那时候,他选择留在城市,每月能拿到四五千元的薪水。然而两年前,他却突然决定回乡创业。
  创业是好事,但是放弃大城市、大集团高薪,选择回家开荒地种土豆,让许多人费解。妻子、家人不理解,旁人更是议论纷纷。一边是城市高薪体面的工作,一边是农村的广阔空间,乔永亮没有考虑这些果断决定——辞职回村,开始了他的“种植土豆”梦。
  回到村里,亲戚邻居对乔永亮的回村议论纷纷:“好不容易走出又回来,不是白忙乎了么***”议论归议论,大家还是为这个30出头的年轻人提供了上百亩荒地闲田。
  上百亩的试验田让乔永亮高兴得合不拢嘴,但是成功与失败、高产与低产还是个未知数,他也顾不上想这么多。笔者问乔永亮:“假如你付出了,却没有取得成果,你后悔当时的决断吗***”乔永亮又一次坚定地说:“后悔是没有用的,不过我想我的‘试验田’会成功的,因为从2009年,国家开始对种植马铃薯进行大范围补贴,基本上解决了我们的资金问题;市里区里农业部门也隔三岔五来我这里进行指导,给予技术支持,资金到位、科技也到位,何愁种不好小小土豆。”坚定的面容上是更多的自信。
  去年年底,乔永亮将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多亩。为了让马铃薯能更早上市有个好价钱,他上网了解市场为土豆找销路;他和省市区农业专家沟通学习,让自己“试验田”的品质进一步提高;他经常通宵自学,让自己的种植技术进一步提高;他亲自下地,亲自体验感受土豆的成长过程。这一切,尽管获利还不是很多,但却为马铃薯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要想做大马铃薯产业就必须打破传统的生产营销模式,向科技要效益,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这是乔永亮的种植理念也是经营原则。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乔永亮实施马铃薯产业开发项目,先后引进、繁育、示范和推广了“虎头”、“克新1号”、“克新4号”和“克新29号”等多个新品种,在项目区重点推广“双行靠”、“起垄覆膜”、““膜侧栽培”、“夏播制种”、“平衡施肥”、“机播机收”六项综合配套实用栽培技术,逐步走上了一***科学的发展道路。村里的人们都由衷地说:“以前我们种的土豆卖不出去,永亮的土豆是种多少买多少,收购价还比市场价高,还是试验田的土豆好。”
  现在村民们也认识到“土蛋蛋”也可以变“金蛋蛋”,开始和乔永亮买种子,找他取“致富经”。“现在我种什么品种,村里人也跟着种,而且周边村人都跑来找我买种子,向我学种土豆技术。”乔永亮说。
  乔永亮的眼睛又盯上了土豆加工。“要是把自己种的土豆进行深加工,做出个品牌,就会有更多的农民致富奔小康了!”没准过不了几年,乔永亮的“土豆试验田”将又多了一个头衔,成为农民朋友的“致富田”。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