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三农人物 > 农民上演愚公移山 17年劈山开路 返回首页

农民上演愚公移山 17年劈山开路

时间:2012-06-15 10:25来源: 作者:收藏

  导读:孩子上学要绕行五六公里,农产品收购车进不了村寨,赶集翻山要一个小时,一座棉花山挡住了花溪把伙村1500多口人出行的路。为了让村民脱贫致富,一个叫唐明玉的农民自筹资金300多万,从1995年劈山修路,历尽艰辛,终于将在今年7月迎来通车。 

农民上演愚公移山 17年劈山开路

  走着还没修好的路,老唐信心十足,希望无限。 

  花溪把伙村一条汉子出资300多万元,历尽艰辛为村里开山修路,今年7月即将通车。 

  孩子上学要绕行五六公里,农产品收购车进不了村寨,赶集翻山要一个小时,一座棉花山挡住了花溪把伙村1500多口人出行的路。为了让村民脱贫致富,一个叫唐明玉的农民自筹资金300多万,从1995年劈山修路,历尽艰辛,终于将在今年7月迎来通车。 

  路还没修好村民就迫不及待地走进来 

  昨日上午10点半,记者来到花溪区大将路的尽头,眼前是正在施工的棉花山,还没靠近就听见钻机敲打石头的轰鸣声,正在施工中的路段被工人用两米多高的水泥墙围住。穿过农家小院,记者走进这座高117米的棉花山,它已经被工人从中间剖开,打造出一条宽度有9米的路出来,正在施工中的路面还没有铺石垫路,加之前两天下雨,路面有些泥泞。 

  正当唐明玉上山查看工人施工进度时,一名棉花山村民为了抄近路,翻过堵住的围墙,走进正在施工中的棉花山。眼前这一幕,吓坏了唐明玉。 

  “这里正在施工,工人也看不见下面有没有人,要是砸到你怎么办?下次别从这里抄近路走了,等路修好了再走。”唐明玉赶紧劝说道,为了避免施工期间山上石块坠落下来砸伤行人,唐明玉在路边摆放了禁止通行标志。 

  “嗯嗯,下次不走了。”这名村民边走边说。 

  “这种情况时有发生,不走这里的话,就要绕行到清华中学那条公路才能出山,那条路走下来要多走五六公里才能回家。”唐明玉的弟弟唐明昶告诉记者。唐明昶从1995年就同唐明玉一起在山上施工修路,为的就是让村里人不再绕路走。 

  修路只为让村民有条近路走 

  事情要追溯到1994年10月底,早上7点半左右唐明玉从家里出门去花溪镇上一家红阳厂上班,出门时,正好遇见从棉花山上背着牛草走下来的一个同村老奶奶,她准备把草拿到集市上去卖。那天正好是镇上老牛马市场集市。 

  “这捆牛草是我早上六七点钟起来割的,拿到集市上能买5块钱,除去一碗1块5的粉钱外,还能挣3块5呢。”同村的老奶奶向唐明玉说道。为了这捆牛草老奶奶爬上117米的棉花山,走走停停用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到达镇上老牛马市场。急急忙忙卖完后,又要花上一个小时翻山回家。 

  晚上回家时,唐明玉把早上遇见老奶奶背着牛草去镇上卖的事情告诉妻子。 

  “晚上的时候,山上没有灯光,全凭感觉走,一个不小心就摔倒了。”唐明玉的妻子袁忠秀聊天中向他说道。 

  唐明玉告诉记者,把伙村位于清溪办事处东部,与相对繁华的花溪区仅有一座棉花山相隔。以前把伙村就没有公路,每次卖农产品,或购买生活用品,都要花上两个多小时,靠肩挑背扛,翻越棉花山来往于花溪镇上的老牛马市场与住家的乡村山路上,过着原始运输的落后生活,然而邻近的其他村寨,几年前早就通了公路。 

  “村里的杨梅、李子、草莓等熟了都卖不出去,家里吃不了,只能烂在地里。”唐明玉说,村里因为没路,经济状况一直好不上去。家里盖房基本是用木板,用不起砖块,因为背砖块回来费时费力。很多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大部分均是老人和孩子。 

  “留在村里的孩子多数是在花溪镇上的二小读书,每天也得翻这座山才能上学。”唐明玉说道,唐明玉家住在山的背后,他自己的两个儿子每天上学不用翻山越岭,但是对住在山前村里的孩子来说,上学就要痛苦很多。 

  村里因为路卡住发展的脖子,让唐明玉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为了不让老奶奶为了5元一捆的牛草再爬两个小时的山,为了孩子上学不用翻山,唐明玉就和妻子筹划把家里积蓄拿出来给村里人修条路。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