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息县彭店乡张庄村农民柳学友有一个梦,把撂荒的土地租来,变成一望无际的麦田。十年磨一剑,如今,守望在黄土地上的柳学友把梦想变成了现实。柳学友通过合作社的形式扩大规模,从自己种植几亩地发展到现在的15000多亩,从一名普通的农民转变成专业种田的“职业农民”。
柳学友在给干活的农民结算当日的工钱。
2002年,柳学友就开始承包村里撂荒的40亩耕地,2004年又承包了农场的400亩荒地。经过土地平整、打井修渠,荒地、坑洼地变成了良田,当年实现亩产小麦超千斤,年收入几十万元。柳学友尝到规模化种植的甜头,土地流转承包规模、小麦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管理的耕地面积达到上万亩。柳学友还花几千元研制加工大型自动打药喷雾机,替代小背篓喷雾器,一天能打药1000多亩,提高了种植效率。他成立的金春农业现代化农机专业合作社和植保专业合作社,有100多户农民成为社员并承包9000亩地进行种植,通过统一管理降低了种植成本。
近年来,河南农村出现一大批像柳学友一样专业种地的“职业农民”,他们中不少人走出自己的乡村,甚至到省外,承包土地进行规模化种植,在田野里耕作、创业、收获。
柳学友在农场整修他改制的大型自动打药喷雾机,这台设备节省了大量的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