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县马灌镇桂阳村6组,13岁的小林香照顾好家人后,又背起背篓、掮着锄头朝菜地走去。
小林香和弟弟小心搀扶着妈妈下楼去打针
06:30小林香准时起床生火做饭,汗水将衣服浸透。
21:00小林香在堂屋里点燃蜡烛看书做作业
6月的骄阳似火,晒得知了都有些倦怠,偶尔发出一声嘶鸣。在自家两亩多的菜地里,13岁的吴林香弯着腰,锄草、施肥。
9点过,日头升高,小林香停了下来,抬起头眯着眼看向太阳,汗水则顺着脸颊,慢慢滑落。
在忠县马灌镇桂阳村6组,提起小林香,村民满是怜惜。“6岁时,她父母就离异了,外婆又长期瘫痪,外公手有残疾,去年10月,她的妈妈又被检查出肺癌晚期,加上一个5岁的弟弟,照顾这一家,娃娃不容易……”说起小林香家里的情况,村民晏心田一声叹息。
“能为亲人做些事,再苦也值得!”13岁的小林香,还没能体会无忧无虑的生活,就用稚嫩的双肩,撑起了这样一个五口之家。
种菜省钱 为妈妈治病
“我不微笑他们会更难过”将来当医生给妈妈治好病
清晨6点,城里的小孩还在梦乡的时候,13岁的吴林香已经开始了一天的生活。她背着背篓、掮着锄头朝坡上的一块菜地急匆匆走去,要赶在太阳升高前,把地里的草薅了,并把自己种的豇豆摘回家,给全家人做饭。“平时上学的时候,我得4点多起来做饭,现在放假了,可以多睡一会。”小林香说。
菜地里种着番茄、豇豆、茄子和藤藤菜,生机盎然。“这些菜都是我自己种的。多种点菜就能为家里多节省点开支,省下钱来好为妈妈治病。”小林香说这话时,前一句音量稍稍提高,而提到妈妈,又有些黯然。
“先摘一些菜回去做饭,然后还要回地里干活。”没有想太多,小林香麻利地摘了些菜后,向家里赶去。
“我不微笑他们会更难过”
家里是土灶,但洗米、洗菜、生火,小林香做得井井有条。“刚开始做饭时不是这样,经常手忙脚乱,有时候火生得不好,熏得灰头土脸,眼泪直流。”小林香不好意思地说。
在小林香6岁时,父母就离异了,外公陈治安有残疾,2010年外婆全身瘫痪。雪上加霜的是,去年10月初,吴林香的妈妈陈晓华查出肺癌,并到了晚期。陈晓华右肺被切除后,不仅丧失了劳动能力,就连吃药打针都要人伺候。从那时起,小林香就扛起了家里的一切家务,包括那两亩菜地。
吃完早饭,小林香马不停蹄地赶往菜地,处理农活,然后10点左右回家,把轮椅上的外婆推到坝子里,透透新鲜空气,讲笑话给老人听,逗他们开心。10点半,又回到房间给妈妈喂药。
在这期间,小林香总是面带微笑。“我以前其实不爱笑,后来妈妈生病了,我看书里说,这种情况应该用笑去感染周围的人。”小林香说,“如果我不微笑,整天愁眉苦脸,会让他们更难过。”
将来当医生给妈妈治好病
一件接一件的事情忙完后,没有什么时间休息,小林香又操持起了午饭。“吃完午饭,要送妈妈去打针。”小林香生着火,汗水浸透了衣裳。在火光的映照下,或许是有些累了,小林香的神情有些恍惚。
吃过午饭,小林香带着妈妈到村附近的高洞卫生院打针,要走半个小时。“妈妈的病经不起颠簸,所以还是慢慢走过去。”小林香说。
陪着妈妈打完针回到家,是小林香一天中难得的休息时间,也是最快乐的时光——陪着弟弟玩耍,陪外公外婆聊聊天,讲讲笑话,整个屋里都被快乐包围着。
可惜快乐的时间总是太短暂,天渐渐暗了下来,吃完晚饭,给弟弟洗完澡,再帮外婆和妈妈擦身子,夜也已经深了,一切又变得安静起来。
为了省钱,小林香没有开电灯,而是点燃了一根蜡烛,拿出作业本,写作业复习功课。
“我想考大学,将来当个医生,给妈妈治好病,让全家人过上好生活。”小林香悄悄地告诉记者,这是她心里的一个秘密。
采访完的第二天,当记者路过小林香菜地旁的土坡时,想起小林香在赶往菜地时,曾扛着锄头稍作停留,望向天边,不知道那时的她,是否就是在憧憬这个心里的梦。
爱心倡议
帮小林香请拨966965
也可参与商报微博互动
“真不简单,一个小女娃能经受住这么大的生活磨难!”提起吴林香,村民们由衷地赞美。在小林香的妈妈去年生病后,乡亲们更是慷慨解囊,大家你50元、我100元给小林香家捐款。“娃儿,你外公外婆和妈妈、弟弟,就指望你照顾了哟!”邻居李大爷把乡亲们捐的钱交给吴林香,眼里满是怜爱。捧着爱心款,小林香感动得没说一句话,咬着嘴唇给李大爷深深地鞠了一躬。在马灌镇中心小学,全校师生也伸出援手,将一笔笔爱心款汇聚到吴林香手中。而马灌镇政府也及时为吴林香的外公、外婆和妈妈办了低保。
13岁女孩 一把锄头扛起一个家》后续报道
汽车在颠簸的路上前行,车厢内一片安静。
小林香怀抱礼物的笑脸和泪眼、没有一丁儿点荤腥的简陋午饭、小林香烈日下挥舞锄头时飞舞的汗珠……7月21日,从小林香家回城的路上,车内的众人还在回忆过去一天中发生的一切,相顾无言。
当天,7名爱心人士随记者前往忠县马灌镇,来到了小林香家中。小林香一家的艰辛,让大家忍不住流下了眼泪。而小林香逆境中的笑脸,更是温暖着每个人的心窝。
一份浓浓的爱心
爱心人士捐款5000元
爱心人士和志愿者21日到达时,已是下午2点半,小林香穿着齐脚的长围裙,正在厨房里忙碌,灶台上烧着一家人的午饭,还要顾着给妈妈、外婆熬中药。
推开小林香家半掩的大门,时间仿佛在瞬间凝固:小林香的外婆闭着眼坐在门边,外公和妈妈陈晓华在凳子上呆坐着,只有屋顶破旧的吊扇发出“吱吱嘎嘎”的响声。看到来人,陈晓华和外公立刻起身,招呼坐下,大家则迫不及待地拿出送给小林香的礼物。
来自大学城的谢勇先生,给小林香姐弟带来了两套新衣服、一大包零食、一箱牛奶、一个手机,还有自己11岁女儿的照片。“这是我的小女儿,她托我带些照片给你,以后要是想到重庆来玩儿,就打电话告诉我。”谢先生不好意思地说:“来之前不知道林香多高,不知道衣服合不合身。”
三名90后大学生志愿者和11岁的小学生曾春森,也把作业本、文具盒、铅笔、水彩笔等文具一一递给了林香姐弟。小林香开心地笑着,但眼泪还是止不住地流了下来:“谢谢叔叔阿姨,谢谢你们,谢谢好心人。”
只有林香5岁的弟弟,抱着大学生们送的小熊存钱罐,开心地笑着。谢勇的朋友张元志看着这一幕,把身上所有的零钱全都掏了出来。
“这两天,已经有很多人打电话过来。”陈晓华告诉记者,半小时前,万州的一些好心人拿着报纸找到家中,除了捐款,还带来了三袋大米、几桶食用油。前日,小林香一家接受了记者和爱心人士带来的捐款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