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三农人物 > 刘金成:86岁老人摆免费茶水摊20年 返回首页

刘金成:86岁老人摆免费茶水摊20年

时间:2012-09-28 15:06来源: 作者:收藏

刘金成:86岁老人摆免费茶水摊20年

刘大爷为放学的孩子们倒茶水喝

刘金成:86岁老人摆免费茶水摊20年

这就是刘大爷用自家的旧门板为村民们架的“桥”

  不久前的一个清晨,刚6点半,家住江津区朱杨镇板桥社区三组的86岁老党员刘金成和往常一样准时起床,简单洗漱后,便摸索着来到社区街道王安会的杂货铺前。这里摆着个小摊儿,一桶茶水、两个搪瓷杯,一旁的纸板上写着“免费茶”三个大字,纸板周边已发黄,颇有些年月了。 

  这个免费茶水摊是刘金成老人20年前摆出来的。一年多前,老人因身体不适将杂货店转让给王安会经营时,提出的唯一条件就是把免费茶水摊继续摆下去。再过一会儿,来镇上办事的村民们、上学的娃娃们就会来喝免费茶水,刘大爷为此每天都要来看看。 

  1983年,57岁的刘金成从原祖定村(现已合并进板桥社区)村支书的位置上退下来后,在镇上开了个杂货店。当时没有瓶装水卖,来赶场的村民们经常管他讨水喝,刘大爷干脆找来水桶,打来井水,烧开水给大家喝,还特意在店门口挂了个“免费茶水”的牌子, 

  夏天日头毒天气热,刘大爷担心赶路的人中暑,便从药店买来十滴水,从山上采来薄荷、茅草根等煮进茶水里,等放凉后才舀给大家喝。冬天气温低,刘大爷就买来煤炭和煤炭炉,将大茶壶温在煤炭炉上。冻得搓手跺脚的村民们来喝水时,还能捧着水杯取取暖。遇到干旱天气,井水枯了,他还得挑着担子满山找水。就这样,茶水摊一直开了下去,镇上人都知道,去板桥社区办事不用带水杯,街上有个“老刘杂货店”喝茶不要钱。 

  一年下来,买煤炭、十滴水,要花去刘大爷一两百块钱,当时他一年的收入也才几百元钱。后来小镇也有了瓶装水卖,“老刘杂货店”里也进了不少,但免费茶水摊依然摆着。街坊邻居都劝他不要摆了,会影响生意。 

  镇上已退休的武装部长赵常开就经常给他算账:瓶装水进价7角卖价1块,卖一瓶赚3角钱。你一天烧一桶20斤的茶水,折合成矿泉水要卖40瓶,就这一项一天就少卖整整12块。但刘大爷每次都说,有钱的喝瓶装水,没钱的喝免费茶,都要得。 

  社区星星幼儿园的娃娃们最喜欢到刘爷爷店里来喝水了。孩子们喝水时都由老师领着依次排队,刘大爷把水杯清洗得干干净净,一杯杯地舀给娃娃们喝。娃娃们离开时,都会用稚嫩的童音喊“爷爷再见”,这就足以让他乐上半天。 

  “老刘杂货店”在社区开了20多年,换了4个地方。除了节假日,无论多晚他都没关过门,晚上就搭个行军床睡在店铺里。老刘说,一是方便大家买东西,二是过路的人也有个照亮的路灯。 

  20多年里,刘大爷生过几回大病——脑血栓、前列腺增生等,每次住院,他对儿子的唯一要求就是,不来医院看我都可以,免费茶水摊要帮他继续摆下去。到了2010年,刘大爷的身体越来越差,终于撑不住了。在晚辈们的强烈要求下,他才答应将杂货铺转出去。有好几个人都想来接手杂货店,但刘大爷唯独挑中了64岁的村民王安会,因为王安会一口答应将把免费茶水摊一直摆下去,还坚持不要刘大爷提出的每年倒贴给她的100元煤炭钱。 

  闲下来后的刘大爷似乎更“忙”了:每到节假日,他都自己掏钱买大包的奶糖给幼儿园的娃娃们送去,还买米、面、油给敬老院的老人们和村里的五保户;在自家的田里挖了条路,让下地干活儿的村民可抄近路;把自家竹林砍了一片,给遭火灾烧了房顶的蒲德成一家盖上了房顶;他还请人抬了自家一块重达30多斤的旧门板,在村里人经常过路的排水沟上架了座“小桥”,还在“小桥”两边各栽了一棵山上挖来的小香樟树,老刘想得长远,等小树长大了,过路的村民们可以在树下歇歇脚呢。 

  记者感言 >>> 

  积“小善” 成“大德” 

  刘金成老人今年86岁了,慈祥的笑容总是发自内心地洋溢在脸上。在镇上,他是最受人尊重的长者。老伴程绪禄说,好几次大病都没能让老头子倒下,她将这归功于“老汉平时善事做得多,积的德。” 

  摆免费茶水摊,晚上为路人留一盏温暖的路灯,在自家地里挖条路,拆下自家的旧门板给乡邻们“架桥”……也许有人会说刘金成做的事情都微不足道,但久积“小善”,让老人成就“大德”。如今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更离不开道德引领。如果绝大多数人都能像刘金成老人一样,以“行小善”为乐,社会公德的大厦就能铸就。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