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三农人物 > “鱼米之乡”追梦人 返回首页

“鱼米之乡”追梦人

时间:2012-10-17 09:49来源: 未知作者:孟枭收藏
    “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这是顾渭忠一直信奉和用来激励自己的人生格言。凭借这种不自卑、不气馁、不断努力进取的劲头,一个出身贫寒农家、文化层次不高、一度游走在城市最底层的残疾青年,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份事业,将毫不起眼的小生意做成了品牌化、规模化、发展成前景广阔的大产业……
  碧波荡漾曹娥江,悠悠流淌杭州湾……上虞是江南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古生态优越、风光秀丽、资源丰富、物产丰饶,素有“日出斗金、日落斗银”的鱼米之乡之美誉,进入近现代以来,更是以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而闻名于世,素有“小上海”之称的江南圣地,身处这鱼米之乡的上虞更是自古以来南北商贾云集之地——浙东新商都的所在,在这片蕴育着无限生机的土地上,得活山活水之天赐,绍兴上虞在这里实现了起步与繁荣。
  顾渭忠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农民家庭,从呱呱坠地开始,贫穷便和他紧紧相连。由于地界偏远,交通不便,祖辈们只能靠着仅有的土地刨食度日。顾渭忠从小就跟着父母一道下地干活,起早贪黑,一年到头收得的粮食却并不能让全家人果腹。8岁时,顾渭忠到了上学的年纪,按家里的情况,他根本上不起学,但没有文化的母亲还是咬牙将他送到了学校,希望他能读书上大学走出这个贫穷的农村。
  从小学到高中,不管农活多么劳累,负担多么沉重,顾渭忠的学习成绩永远居于前列。在学习的同时,他帮家里养猪、养鸡,寒暑贩卖冰棍、糖葫芦等等小东西,总算让他的学业得以继续,还帮家里减轻了不少负担。正当顾渭忠带着无穷的动力冲刺高考的时候,天降横祸,一向健康的母亲突然病倒。为了给母亲看病,家里变卖了所有值钱的家当,还借了不少外债。看着徒有四壁的家,苍老的父亲,年幼的弟弟,顾渭忠实在不能安心备考了,他想,即使考上大学,家里也不可能有能力供读,还不如现在就辍学出去打工,给父母减轻些压力吧。
  尽管心里特别不舍,高考前夕,顾渭忠还是在同学和老师惋惜的声音中毅然退学。他决定到城市里去打工。直到临行前,他才把他的决定告诉了父母亲,母亲非常痛心,觉得是自己拖累了儿子,顾渭忠安慰母亲,人生有很多种活法,上学不是唯一通向外面世界的路径。
  1990年刚满二十岁的顾渭忠不听父母的反对怀着无限的期望来到上海。顾渭忠找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修车行洗车,后来,他又陆续换过很多个工作,从卖苦力的物流搬运到臭气熏天的小塑胶制品厂,从建筑工地上的搬运工,到木工、泥水工,可以说,在打工的最初几年里,顾渭忠干过的行当比他自己看到的还多。1995年他在上海一家医药公司做销售代表,由于他勤奋、诚信,善于和人沟通,业绩非常突出。当有了些积蓄之后,他便萌发了自己创业开公司的想法。1996年初,顾渭忠靠着曾经在建筑、装饰方面的一些人际关系和经验,开起了一家小小的装饰公司,由于善于管理,勤于经营,装饰公司从一开始就进入了良性循环状态,并慢慢发展壮大。在公司发展最好的时候,顾渭忠甚至觉得,这个行业就是他实现事业目标的终点了。他做得格外努力和用心。
  2000年,正当顾渭忠的事业做的风声水起时,他遭遇了创业路上最大的一次惨败。他承接的一个大项目,工程已经完工,但因为采购员拿了材料供应商的回扣,装修材料质量不合格,验收单位不予验收,这样合作方也不给结算工程款。这时候再找事情的罪魁祸首--采购员,早已经逃之夭夭。对方不结算工程款,不代表干活的工人、材料商等就不要工钱,一时间,债主迎门。短短一个月,顾渭忠的装饰公司便溃不成军,匆忙宣布倒闭。在人生的磨盘上,他转了一大圈之后,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从一个公司老板又沦为一无所有的打工仔。
  然后祸不单行,就在顾渭忠一无所有回到家里的第三天,一场车祸险些要了他的命,2001年的10月10日晚上,顾渭忠从朋友家喝酒后开着摩托车回家,半路上为了避让一条横窜马路的狗,连人带车翻下了路基下的水稻田里,摩托车重重的压在他的身上,他已经不省人事了,幸好一个过路的人看到摩托车亮着车灯压在他身上便拨打了120的救助电话才勉强保住了性命,然后等他醒来已经是第三天了,自己也看到了全身插满了管子,母亲含着泪看着他,医生告诉他幸亏被路人发现的早,要不再迟半个小时可就没救了,更让他痛苦的是医生告诉了他身体的状况:你的脾脏经被切除、股骨需要不锈钢支撑、左臂神经已经死亡,一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转眼成了废人,这一“终身判决”对他来说今后他将一辈子要过“独臂”生活。为了生活,自从丢弃拐杖的那天,他就到处寻找工作,然而四处碰壁,没有一个用人单位会要一个缺内脏、断腿、“少”胳臂的人。顾渭忠灰心意懒,心想这辈子完了,不可能再有出头的日子了,随后的日子里,曾经还和社会上的一些混混混在一起过。
  他的父母看着他一直无事闲逛,也很担心他以后如何过日子,多次叫他做点小生意算了,正儿八经的做点事好了,您没有这个发财的命。可是顾渭忠且是硬着头皮不要做,今天跑上海,明天跑南京,在这段时间里顾渭忠曾经也做过很多个生意,有的赚点有的亏本,结果还是一无所获。有几年连春节也没敢回家,因为家里还有个七、八岁的儿子,儿子靠爷爷奶奶带着,身上没有钱也没有这个脸再回家过年了。人们都认为顾渭忠脑子有问题,不切实际,心里就是做着发财梦。
  人生转折
  2009年,顾渭忠在和朋友一起吃饭谈起上虞的美食,有位朋友说起一个香港朋友来拜访他朋友,说这次来托他父亲做的一件事还没有完成,说是他的父亲当年是百官的,经常能吃到我们上虞百官的酥鱼,也就在文革那年被迫逃到了上海,到了上海后他们就失去对方的音息。在上海打了六年工后被香港老板安排到了香港工作,后来全家都迁移到香港定居,在香港做信托投资也发展了很大基业。现他的父亲已经是九十高龄了,一直念念不忘家乡的酥鱼,曾经十多年前一直托别人在上虞打听这个酥鱼,也就是说只要找到酥鱼也就找到了老朋友了,可是那个时候社会信息不怎么灵通,交通也没有现在方便,再加上中国网络的滞后,一直没能如愿。顾渭忠一听这话精神来了,这不是在找我外公做的酥鱼吗,然后顾渭忠想到了自己手上就有这个酥鱼的配方。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