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三农人物 > 王炳杰:一个乡村教师36年的坚守 返回首页

王炳杰:一个乡村教师36年的坚守

时间:2013-01-29 08:29来源: 作者:收藏
  他是一个普通人,就像小山村里的一棵榕树,没有多少人能够记起。 

  他是一位平凡的老师,候鸟般的学生飞过,没有多少人曾经回眸。 

  从1976年9月开始,他在田林县那比公社(现八桂瑶族乡)岩林村的小学开始三尺讲台的生涯。36年,从青葱岁月到白发斑斑,从毛头小伙到年近花甲。 

  他就像那不起眼的榕树,停留在候鸟歇脚的地方,停留在烈日的凉爽中,停留在被遮挡的风雨里。 

  平凡的往事,孤独的坚守,王炳杰诠释着一位乡村最美教师的另类风景。 

  八年巡回 无怨无悔 

  1976年9月1日,秋季学期开学了,刚走出民师校门的王炳杰主动请求分配到岩林大队弄什小学任教。这是一个群众居住十分分散的教学点,学生入学巩固率不到1/3,那些失学儿童只能与山坡上的黄牛、山羊为伍,大字不识一斗。满怀青春理想的王炳杰一待就是4年,教出了一个合格率名列前茅的教学点。 

  1980年,更远的那丢小学没有老师愿意去。领导找他谈话,他二话没说,卷起行李就出发。1981年3月到7月他又赶往后进的六帮小学任教支援。当1981年秋季学期,地处偏远,条件艰苦的六兰、平告小学的老师不辞而别,又是王炳杰主动申请到了六兰,承担起两所小学巡回教学工作。六兰、平告两个生产队之间,走路需要1个小时,王炳杰在这条路上每天往返2次,风里来雨里去,一干就是3年。 

  3年的风风雨雨,让他想清楚了很多事情。最后一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多年后王炳杰还记得在村党支部那小屋里面对党旗宣誓的情景。那是7月的一个午后,阳光从瓦逢里钻进来,照在他的脸上,有些晃眼,他心里有些激动,也有些酸楚,想流泪。他最后还是忍住了,因为学生就趴在窗台上看着自己。 

  1984年秋季学期开始,他终于在六兰小学开始固定任教,一直到1991年7月。15年间,他就像一只陀螺,默默地在这片山水里转圈,转老了青春、转远了记忆,也转出了这些贫困村屯将近100%的入学率。 

  铁打的营盘铁打的兵 

  岩林小学是村完小,但是,因为条件艰苦,海拔高,风大,每到了冬天,雾气特别大,黑板经常潮湿结冰。教师无法在黑板上写字,只能口授,加上住宿条件差和离乡政府所在地远等原因,新调入的老师待上一年半载就纷纷通过各种渠道调到中心校或者其他乡镇。1991年7月王炳杰调到岩林当校长时,学校还有老师6人,学生200多名,渐渐地,老师由6人减到4人,4人减到2人,到了2010年秋季学期后,整个学校就只剩下了王炳杰一个人,学校也只剩下那些家庭条件较差和年纪小的学前班和一二年级学生在此就读。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