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三农人物 > 鲁曼:陈甲村的“白领”农民 返回首页

鲁曼:陈甲村的“白领”农民

时间:2013-03-13 18:39来源: 作者:收藏

  3月1日,由建湖县妇联和人力资源部门联合举办的巾帼专场招聘会上,该县高作镇陈甲村天和生态农庄提供的岗位格外引人注目。公司总经理鲁曼介绍,天和生态农庄正在实施300万只生态火鸡养殖及深加工扩建项目,急需一批人手,由于市场走俏,女性网上客服是她重点招的对象。到农村去做“白领”,一时间吸引了很年轻人前来报名。

  不当白领做农民

  天和生态农庄的创办人廖正军、鲁曼夫妇都是“80后”大学生。他们曾是扬州大学的同学,一个学的是艺术设计,一个学的是涉外文秘。毕业后,廖正军被上海一家大型软件公司高薪录用。鲁曼则到著名的徐工集团上班,从事外贸主管工作,一年后,她年薪达到了10万元。

  正当一对小年轻事业初有成就之时,父亲的一个电话改变了廖正军的人生轨迹。原来,在老家陈甲村养火鸡的廖正军的父亲廖大华莫名其妙地被人称为“廖总”,而且时常有客户来拜访谈生意。廖正军这才记起,大学要毕业时曾帮家里做过一个网页,当时留的电话是家里的,但联系人是廖正军自己。这件事使廖正军萌生了回老家养火鸡的念头。

  放弃高薪做农民,不当白领养火鸡。这个主意不仅家人强烈反对,也引起了邻里的不解和嘲讽。但生性好强的廖正军没有放弃,他瞅准了农村这片广阔土地,并且还说服了当时还未娶进门的鲁曼一同前来创业。2009年初,天和生态农庄从廖正军家旁的旧学校起步了。

  养殖火鸡网上销

  在许多人的记忆中,火鸡是个舶来品,作为特种养殖少量还可,但要成规模养殖一定有风险,特别是销路是个难题。起初,廖正军随意做的一个网页,引来了一些客户,但要成为大户,将其作为发展的产业,一张网页显然不够。

  有上海的从业经历,在精通外贸的爱人鲁曼的指点下,这两年,廖正军很快对原有网页进行了全面升级,注册了“天和农庄”网站,搭建了电子商务平台,在阿里巴巴、淘宝、百度等多家国内知名网站开了自己的网店。由于资金紧张,建网站,客服,包括养殖等许多活都是自己亲自做。尝遍艰辛的一对年轻人终于用他们的诚心和努力换得了回报,来自全国各地的客户慕名而来,购买他们的种苗和成品,其中70%的客户与他们形成了长期合作关系。

  各方扶持圆新梦

  作为新农民,廖正军、鲁曼在工作之余一直不忘学习。廖正军还攻读了上海交大MBA,现在又报名兼修扬州农学院的畜牧类硕士研究生,鲁曼也在复习考研。

  如果说改变他们命运的是一张网,那么,建湖县委组织部远程办使这张网有了张力。2009年底,在县远程办的鼓励下,廖正军办起了“荷风”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利用远程教育手段培训农民,吸引近百户村民加入,带动了村民致富,也增加了公司货源,提高了效益。由远程办制作的专题片《一张网催生的百万传奇》在江苏卫视《时代先锋》栏目播出,作为课件在全国推广,使天和生态农庄的品牌迅速叫响。

  大学生在村里创业引起了县镇村各级党组织的关注,县妇联了解到这对年轻人的创业境况后,给予他们种种帮助。为他们申请了10万元的妇女小额贷款,帮他们缓解了资金上的燃眉之急。针对他们所学专业与火鸡养殖不匹配的情况,为他们联系了扬州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的教授进行专业指导。把握契机,推荐鲁曼参加省、市创业培训和创业设计比赛,并在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推介。县农委及时将国家和省市县的扶持政策送到位,镇上协调各方矛盾为他们流转土地,扩大规模。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后,他们要将自己的生态农庄做出文化品位来,开发观光农业,用火鸡毛制作羽毛画,研制开袋即食的新产品等等,立志做中国甚至全球同行的老大,带动更多村民致富,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大学生到陈甲村来做“白领”。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