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中卫市农牧局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畜牧师吴天文将中卫养鸡业归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房前屋后的小规模阶段,主要是上世纪末,最大规模三四千只,普遍只有几百到一千只。第二阶段为新世纪以来,发展了7个大型养殖园区,规模效益得到显现,但同时疫病进入多发期。这个阶段,有很多从山区来的自发移民进入了养鸡行业。其中,从海原搬来的撒彦贵就是其中一位。
“养鸡嘛,谁没养过,想起来扔一把玉米就行了。”一开始,撒彦贵觉得养鸡不需要学问。后来才发现,庭院养鸡和规模养鸡绝非一个概念。吴天文就成了大家的“养鸡教头”。养鸡户都有吴天文的手机号码,一有问题,大家就向他请教。“这几天要注意什么?”“冬天该怎么管理?”回答并现场指导这些细琐的问题成为吴天文工作的重要内容。
位于沙坡头区宣和镇三营村的中卫市第二养鸡园区建设之初,吴天文和同事们住在园区指导,一住就是一年。
“现在应该是往第三个阶段发展了。”吴天文说,过去的规模是大了,但是“把很多人聚集在一起养鸡”本身就存在很大疫病风险,因为一个园区里几十户,管理方式各不相同,交叉感染比较严重。实际上,疫病可防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