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三农人物 > “循环农业第一村”的领路人 返回首页

“循环农业第一村”的领路人

时间:2013-07-02 10:58来源: 作者:收藏

  提起宽城金杖子村,老辈人会告诉你“穷”,老百姓过年买不起鞭炮,碰上年景不好田里颗粒无收,破烂不堪的村部里只有3张桌子……2006年,金秀贵当选为村主任时,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带着老百姓闯出一条挣钱的道……

  自强自力,艰难创业谋发展

  金杖子村地处偏僻、交通闭塞,自然条件十分恶劣。金秀贵因父母多病、家境贫寒,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倔强的金秀贵却不服气,一连几年,他学政策、学技术、搜集信息、考察项目,在扶贫部门的帮助下发展起了种养业,短短3年时间,不但解决了温饱还有了几十万元存款。搞个体运输,创办了3个加油站,开办了利达铁矿,成立了宽城金丰商贸有限公司。金秀贵富了,他用自己的艰苦努力给十里八村的乡亲们带了个好头……

  因地制宜,发展项目为百姓

  2006年金秀贵当选为金杖子村委会主任,带领全村400多户老百姓脱贫致富,成了他最想干的事情。

  要致富,先修路。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善村里交通,村里没有资金,他自己拿出20万元垫付款作为修路架桥的启动资金。2007年9月,村村通工程终于竣工通车,几代人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紧接着,金秀贵又把目光转向了全村450口人的饮水安全上。2007年6月,投资30万元的自来水工程正式竣工,彻底解决了困扰金杖子村多年的人畜饮水老大难问题。

  靠山吃山,吃山就得养山。在他的带领下,金杖子村的荒山荒滩已栽植优质板栗13万株、优质水果10万株、山楂6万株,荒坡荒沟栽植速生杨18万株、油松550亩、刺槐3100亩。

  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公益事业的同时,金秀贵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玉米制种面积由原来的650亩增加至1528亩,家家受益。50多个贫困户引进二元种猪180头,全村建三位一体沼气池180个,庭院经济收到实效。

  开拓进取,构建循环农业第一村

  2009年6月,在宽城扶贫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金秀贵投资100万元新建18万只鸡的“宽城金鸡地”养鸡专业合作社,并以公司加农户的方式吸纳21家农户入社,一个孵、养、饲料加工及销售一条龙的标准化养鸡厂于正式运行。几年间,30万只规模的养鸡场、年出栏4000头的养猪场、存栏200头的养牛场,金秀贵还带着村班子成员搞立体循环养殖,从猪——沼——菜、鸡——猪——牛、家畜——沼气、食用菌——蚯蚓——鸡——猪——鱼,一个个牲畜粪便无害化处理项目也建立起来,曾经的那片贫瘠的土地焕发着勃勃生机。

  但是对于这样的产业链条,金秀贵还是不满足。他又把眼光投向了蔬菜大棚。建1个大棚需要5-6万元,老百姓没钱啊!他拿出60万元作为风险抵押金抵押给农行,使每个农户可以申请到3万元的小额贷款。

  如今,全村蔬菜大棚已经达到728亩,192个,绿色无公害蔬菜已经打入天津、北京、保定等市场,菜农收入突破500万元。金秀贵信心满满地说:我就是要构建宽城循环农业第一村。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