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岳西县城经常看到这样一位慈祥、朴素的老人,上身常穿一件“涤卡中山装”,下身穿一条藏青色的裤子。中山装是什么时候的?老人也记不清楚了,说大概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裤子上也已磨破了几十个小洞。就是对自己这么“吝啬”的一位老人,却在退休后的24年,先后拿出退休工资22万元,捐款捐物做好事数百次。
这位老人叫张焕荣,1993年7月从岳西县粮食局退休,1950年6月14日入党,党龄65年。 “是共产党培养了我。为党为人民办实事是一个党员应尽的义务。在职务上我是退休了,但作为共产党员我永不退休。 ”这就是张老二十多年如一日做好事的信念。
退休后,张老空闲时就读书看报。今年春节前他在本地一份报纸上得知田头乡大学生柳滔滔家庭突遭变故,经济困难,就立即联系,将县粮食局刚送来的500元节日慰问金交到了柳滔滔手上,并嘱咐他一定要好好学习。
二十多年来,他的退休金虽然从274元涨到了2800元,但退休金的涨幅永远赶不上他对慈善事业的捐助力度。在今年的助残日前,张老刚刚度过83周岁的生日。 “过生日儿子给了我几百块钱,加上我工资还剩一点,两下一凑有1500元,分给5个残疾人贫困户,每户300元。 ”
“勿以善小而不为”,张焕荣的“小善”很多很多。在岳西县深山里的村村镇镇、大街小巷留下他做好事的足迹,到处流传着他的爱心故事。看到家乡群众冬天洗衣、洗菜手冷,就出资6000多元,将菖蒲镇水畈村三处长期得不到利用的温泉,修建成洗衣池和洗菜池;先后捐款2万余元,资助了27名贫困学生读书;先后捐款5900元,送给退休、下岗、生活困难的粮食系统职工;先后捐款近万元,通过县残联安排给贫困残疾人;先后拿出16000多元钱购买礼品,逢年过节到15个乡镇敬老院慰问;共出资24000余元,连续20多年对水畈村60岁以上老人开展端午、中秋、春节等节日慰问活动;自费购买照相机上门为180多位老人免费照相;还多次向地震灾区捐款……***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退休那么多年,张焕荣没存一分钱,有时工资到手就全部捐了出去,钱不够时,还在老伴那里拿点。张老的爱人程荷莲是1958年入党的老党员,退休后也一直支持老伴做好事。“这么多年,我经常把工资捐得一分不剩。老伴都毫无怨言,我的生活基本上都是靠她的工资。我对生活的要求不高,吃饱了就行。一件衣服穿个十年八年的也不会坏,缝缝补补还能穿。 ”
除了做好事,张焕荣退休后还担任县粮食局老干支部书记。他常说:工作职务是退了,但共产党人的觉悟永不能退;人老了,但思想不能落伍,要时刻关心国家大事。20多年来,他把支部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经常带领老同志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三会一课”制度,还自己动手创办支部宣传栏。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岳西县粮食局老干支部先后12次获得市、县党委部门的表彰奖励。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如今84岁的张焕荣依然天天忙碌着,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善”做起,贡献余热,播撒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