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一年前的5月14日,习近平发表了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为中国首倡主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拉开序幕。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习近平倡导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建设美好世界展现了一条欣欣向荣的通途。

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来源:新华社
时隔一年又逢孟夏,站在新的起点,一带一路建设承载着各国人民对文明交流的渴望,对和平发展的期盼,焕发着勃勃生机。 道相通 合作共赢之路 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习近平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响应。

道在通,通则顺,顺则达,达则济天下。我们要以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为指引,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心相通 精神传承之路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习近平以丰厚的历史积淀和深邃的时代目光,高度凝练地概括了丝路精神,并强调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倡议唤起行动,蓝图化为现实。延续2000多年的古老丝路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下,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宣示走进人心。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2017年共有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留学生31.72万人在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935所高等院校学习。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2017年9月,飓风厄玛袭击加勒比海岛国安提瓜,全岛1800多人受到影响。中国政府第一时间帮助安提瓜重建250栋建筑。同月,多米尼克遭遇飓风玛丽亚袭击,中国政府提供300万美元援助。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中国建设者用900天开通了火车需要900秒穿行其间的卡姆奇克主隧道,填补了乌兹别克斯坦铁路隧道的空白。当地老百姓无需再翻山越岭或绕行他国。 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展水平的隔阂,增强人民互信,架起友谊与合作的桥梁。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预计十三五期间,中国将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8500万人次来华旅游,拉动旅游消费约1100亿美元。 古语云: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民心相通不断增强,沿线各国人民往来频繁,在交流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为一带一路建设夯实了民意基础,筑牢了社会根基。 力相通 世界共享之路 从张骞凿空西域到如今飞驰在广阔原野的中欧班列,古老的欧亚大陆上,数千年日出日落亘古不变,风吹不尽黄沙,掩不住驼铃。如今,一带一路倡议正为古老的丝路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坚持正确义利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内容被写入党章。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一带一路建设、坚定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决心和信心,同时也凸显了一带一路的重要性。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同时也是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5周年。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在国内外多个场合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中国对外开放的力度将会越来越大 一带一路倡议唱响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主旋律,吸引各参与国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形成命运共同体。 植根历史,面向未来。2000多年前,古丝绸之路开启了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如今,一带一路倡议书写着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源自中国,世界共享。一带一路倡议承载着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梦想,正转化成为发展的红利、人民的福祉。(文/戴萌萌 动图/刘京京)【编辑:姜贞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