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新闻关注 > 经验:草地贪夜蛾防控中的四个到位 返回首页

经验:草地贪夜蛾防控中的四个到位

时间:2019-12-12 11:18来源: 本网作者:佚名收藏

  草地贪夜蛾是夜蛾科灰翅夜蛾属的一种蛾。成虫在夜间活动,在植物叶子顶部产约100粒卵,卵阶段是在25℃的温度下持续3天。草地贪夜蛾在农业上属于害虫,其幼虫可大量啃食禾本科如水稻、甘蔗和玉米之类细粒禾b及菊科、十字花科等多种农作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今年1月,跨境迁飞性害虫草地贪夜蛾首次入侵我国,从云南开始逐步向北扩散蔓延,草地贪夜蛾扩散速度快、影响范围大、危害程度重,主要危害玉米,对我国粮食生产构成直接威胁。

  据统计,今年全国有25个省份发现草地贪夜蛾,见虫面积1500多万亩,实际危害面积246万亩。西南、华南地区呈片状发生,江淮、黄淮海、西北地区点状见虫,东北地区没有见虫。危害主要集中在西南等地,产量损失控制在5%以内,黄淮海等玉米主产区没有造成损失,实现了防虫害稳秋粮的目标。目前,南方玉米大面积收获,北方玉米灌浆成熟即将收获,草地贪夜蛾危害期已过,草地贪夜蛾对玉米主产区的威胁全面解除。今年草地贪夜蛾防控首战告捷,成绩来之不易,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各地农业农村部门的主动担当作为,狠抓措施落实,赢得夺取粮食丰收主动权。从工作推动上看,概括起来讲,主要是做到“四个到位”。

  一、责任落实到位。针对草地贪夜蛾的威胁和发生特点,农业农村部及时制定《全国草地贪夜蛾防控方案》,明确防控策略、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和工作要求,建立部门指导、省负总责、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在5-6月防控的关键时期,两次下发紧急通知,两次召开视频会议,部领导动员部署防控工作,并深入重点地区调研指导,督促防控责任落实。各地党委政府及农业农村部门也高度重视,分管领导靠前指挥,层层压实责任。

  二、监测预警到位。为全面准确掌握虫情动态,农业农村部加密布控监测网点,在中缅中越边境地区、西南华南源头区、江淮过渡区和北方防范区共布设10万多个监测网点,布设性诱捕器、高空测报灯和昆虫雷达等监测设备135万台套,实行全天候立体监测。组织全国2万多名植保专业人员和近百万农民技术员,全面开展虫情普查。严格虫情报告制度,新发生区当天即报、已发生区一周两报,及时发布虫情预报。

  三、指导服务到位。针对草地贪夜蛾首次入侵我国、基层干部和农民识别难防控难等问题,农业农村部成立全国草地贪夜蛾防控专家组,先后派出40多批次技术指导组赴各地巡回指导,及时印发50万套挂图,指导各地编发技术资料1509万套份,分发到重点区域的每个村、每一个农药经营门店。组织开展多层次技术培训,累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1.4万人、农民技术员380万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应急处置到位。按照治早治小、分区分时、全面扑杀的要求,全力开展应急防控。会同财政部紧急下拨5亿元资金,地方财政筹措3.6亿元应急资金,支持各地开展防控。及时启动突发性病虫害临时用药措施,向社会公布25种应急用药,全国累计出动植保专业服务组织2850个、动用施药机械14.1万台套,防治面积2400多万亩次,做到见虫区域应防尽防。今年草地贪夜蛾防控实现了预期目标,但草地贪夜蛾在我国西南华南将越冬定殖,成为我国又一个“北迁南回、周年循环”的重大迁飞性害虫,其发生和危害将成为常态。

  下一步,我们将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思想,总结经验,及早安排部署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防控工作,加强病虫害防控能力建设,完善灾害应急扶持政策,构建防控长效机制,实现草地贪夜蛾可持续治理。

  想了解更多抗灾夺丰收经验?那就敬请登录注册成为“全国三农法制调研中心”会员,网罗天下资讯,服务天下农民。

  全国三农法制调研中心是由金政互联·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联合全国50多家企事业机关单位共同组成,该中心专注并致力于国家重点三农课题调研和惠农项目反馈工作,对社会热点、焦点三农现象等课题研究工作,开展三农政策、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工作,三农信息一体化建设与发展工作,采集与发布三农资讯工作,开展涉农维权援助工作,提供三农信息化方面有偿服务等工作。

  全国三农法制调研中心欢迎您的加入,让我们携起手来情系三农,共同奔向美好未来。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