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成交火爆、价格领涨,周一豆类毫无悬念的再度成为市场焦点。
成交火爆、价格领涨,周一豆类毫无悬念的再度成为市场焦点。文华财经显示,当天大豆指数增仓23万余手、豆粕指数增仓17万余手,并分别以3.52%和2.99%的涨幅占据前两名,大豆1301合约则现涨停。与此同时,豆粕全天成交721.5万手,持仓313.7万手,双双创下历史天量记录。即使涨势稍微落后的豆油,也全天增仓4万余手。
虽然对农产品抗跌性看好,但豆类品种在利空频频袭来的市场里持续上涨着实让人讶异。尤其上周五外盘普遍调整之后,周一电子盘却明显高开,让国内憋着劲的空头遭遇当头棒喝。豆类怎么了?
其实这一切都有着可供遵循的逻辑。美豆电子盘上涨源于两方面,一是本周三的月度供需报告预期对大豆单产进行下调,新季大豆产量及库存水平有望进一步下调;二是受美国干热天气刺激,从未来两周的预报来看,大豆主产州有效降雨仍较少,降雨主要集中在主产区的东部及南部,几大主产州都将错过大规模的降雨。国内而言,从前期交易所组织的调研情况反馈看,主产区黑龙江播种面积同比下降逾三成,这也给豆类上涨形成提振。
在货币宽松之际,工业品受到经济下滑的拖累,宽裕的资金必定会寻找基本面较好而相对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小的农产品,具备减产和干旱概念的豆类品种成为首选。长江期货监测数据显示,在7月3日-9日的5个交易日里,豆粕期货累计流入约30.04亿元,期间累计涨幅8.2%;受豆粕带动,大豆和豆油同期累计各流入约10.15亿元和4.28亿元资金,二者涨幅分别为5.8%和2.5%。
值得注意的是,同期美豆仅增仓1.6万张,豆粕减仓0.1万张,豆油减仓1.8万张,外盘资金面明显不如内盘活跃。由此可以看出,豆粕淋漓的上涨更多是国内自己主导的行情。这一方面跟基本面有关,豆粕紧缺,高温天气不宜储存,另一方面跟豆类堆积的庞大资金量有关,持续买盘推高价格,但随着价格的快速回升,短线风险也在不断积聚。
至于大豆突然发力,风头盖过豆粕的原因,主要有两点:豆类市场本来就具有品种轮动性,目前,豆粕持仓已在历史高位,多空双方分歧加剧,连续上涨之后多方开始谨慎,并向大豆市场进军,而相对工业品,大豆市场盘子较小,容易拉动;此外,大豆内外价格倒挂严重,国产非转基因的品质始终未能体现,近月进口成本已接近5100元/吨左右,价差有修复需要,此前行情被压抑太久,就容易出现这样的爆发行情。
应当说,无论国外旱情抑或国内播种面积减少,其背后都体现了供给面因素的变动,而国内饲料需求的季节性释放和压榨厂挺价驱动的合力作用,在赋予豆粕上升动能的同时也提振了大豆和豆油。未来只要高温天气没有结束,豆类价格都会保持强势。但也应看到,上半年以来大量资金扎堆豆类尤其是豆粕,伴随着近期价格的加速上涨,多头资金离场导致溢价泡沫碎裂的风险始终需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