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业生产 > 农产品资讯 > 油脂价格将振荡走弱 返回首页

油脂价格将振荡走弱

时间:2012-10-31 09:42来源: 作者:收藏

  虽然当前全球大豆供需格局依旧偏紧,但是南美新年度大豆丰产预期、消费整体低迷和高库存等因素压制油脂价格下行。我们认为,在未来一两个月内,油脂价格将振荡走弱。

  全球大豆供需紧张状况略有缓解

  10月11日的USDA月度供需报告对美豆期价中性偏多。报告新豆库存1.3亿蒲式耳,高于上月预测的1.15亿蒲式耳,略低于平均预测的1.34亿蒲式耳,库存仍为历史偏紧水平。

  USDA维持上月南美大豆产量预期,出乎市场预料。此前美国农业参赞上调巴西产量预期至8200万吨,而10月报告依旧维持8100万吨的预估。CONAB首个巴西大豆产量预期在8006.4万—8281.7万吨,去年为6638.3万吨;播种面积预期在2642.3万—2732.6万公顷,去年为2504.2万公顷。Safras e Mercado预计,截至10月11日巴西大豆播种完成9%,去年同期为13%,5年均值在5%。而阿根廷并未大规模开始种植大豆,但土壤水分较多的部分产区有可能增加大豆播种。

  按USDA预测,2012年秋季全球三大主要大豆生产国的产量和库存依旧维持在120百万吨以下,为近年的最低水平。而2013年春季,由于南美大豆恢复性增产的预估,当季供应量将达到近些年来的峰值,这对油脂市场将产生利空影响。

  中国大豆进口量或超预期

  据相关调研资料,未来5个月中国大豆进口量预计在2100万吨左右。加上国家储备轮换产生的大豆流出以及国内新年度大豆进入流通领域,在南美新豆大批量到国内前,我国油用大豆供应量合计约为2350万吨左右。按每月我国大豆压榨量480万吨计算,在明年2月前油用大豆需求量在2400万吨左右。因此,按此预估未来5个月内国内大豆供给缺口将在50万吨左右,总体上供需处于相对偏紧状态。

  然而,9月份我国进口大豆497万吨,高于8月份的442万吨和去年同期的413万吨,也高于市场预估的410万吨,1—9月份累计进口4430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7%。从美豆销售与装船看,截至10月18日,9月开始的2012/2013年度以来中国累计已采购1534万吨美豆,同比增长21%。同时,部分机构预计后期中国实际大豆到港量将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加上国家储备轮出豆子以及部分国内新豆流入油厂,按此计算未来我国油豆供给将没有此前市场预计的那样紧张,可能会出现“紧平衡”或者相对供给有余的情况。

  国内植物油基本面相对利空

  虽然根据USDA报告2012/2013年度全球植物油供需格局相对紧张,但是当前国内市场仍相对偏空。1—9月份我国进口食用植物油551万吨,同比增加85万吨,而国内植物油消费增加只有80万吨左右。从供需情况看,国内植物油供应呈现过剩的局面。据中国粮油信息中心10月份公布的预测数据,预估2012/2013年度中国食用油结余量为99万吨,基本可以保证国内食用油消费需求。另外,植物油供应充裕,贸易商不敢大量囤积,进口商和加工企业销售意愿较强,市场对后期植物格看涨预期不强,制约了植物油价格的上涨幅度。相关机构统计,目前国内豆油商业库存在140万吨左右,这同样对后市油脂价格形成压制。

  据海关总署数据,今年8月份我国进口棕榈油45.75万吨,同比下滑23.1%,而九月份进口棕榈油53.16万吨,同比下滑7.3%。从往年数据来看,8、9月份是棕榈油进口量往往是年内偏高水平,但今年的进口量显示出政府加强植物油安全监管以及融资油需求下滑对国内棕榈油进口产生的巨大影响。尽管国内棕榈油进口量维持低位,但国内港口库存水平仍然居高不下,据统计主要港口地区棕榈油库存水平在75万吨左右,显示目前国内棕榈油终端消费仍然低迷。预计后期马来西亚棕榈油月度产量会保持在160万—170万吨水平,月度出口预计将在140万吨左右,加上大马国内30万吨左右的消费,我们推算年底前马来西亚棕榈油总库存仍将维持高位。

  结论与策略

  虽然当前全球大豆供需格局依旧偏紧,但南美新年度大豆丰产预期将压制油料油脂价格。当前食用油市场基本面相对偏空,虽然后期随着气温的降低会带动消费增长,但是消费整体增速低迷和高库存等因素将压制价格。我们认为,未来一两个月内油脂价格将振荡走弱,投资者应以逢高沽空为主。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