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业生产 > 农产品资讯 > 稻价跌回4年前 农户囤稻30万斤被套牢|农户|水稻|被套 返回首页

稻价跌回4年前 农户囤稻30万斤被套牢|农户|水稻|被套

时间:2013-05-17 13:39来源: 作者:收藏
  监利县三洲镇种粮大户胡关羽年前“做多”囤了30万斤稻谷,哪知年后谷价跌个不停。本报记者 徐楚云 摄

  长江商报消息 稻价跌回4年前,农户捂粮惜售,监利县出现1.51亿斤粮食积压

  米市的低迷,已传导到产业的最前端——农户,水稻价格下跌,农民多数惜售捂粮。

  胡关羽是监利县三洲镇种粮大户,他去年囤的30万斤中籼稻,本该在今年二三月就售空,但直到现在,他都没舍得出手。

  记者上周走访湖北省产粮第一县——监利县多个乡镇发现,水稻价格太低,农户普遍惜售,已出现余粮积压的情况。来自监利县粮食局的数据显示,按历年测算,全县外销商品粮11.96亿斤,去年9月至今年4月,全县已出售中晚稻10.45亿斤,农户手中还有中晚稻余粮1.51亿斤,占总量的12.6%。

  监利县粮食局局长吴克刚表示,如此大量的粮食积压,近几年来是头一次在监利县出现。

  ■现状

  水稻跌破农户“心理价”

  听说水稻一斤又跌了两分钱,胡关羽心里一沉。他囤的30万斤杂交中籼稻,已经在库里“躺”了七个多月。

  去年9月把水稻从田里收上来后,胡关羽并没有着急把它们卖掉,按他的经验,水稻每年开春价格都会上涨,囤到今年,能卖个更好的价钱。

  “哪知道今年开年后,水稻价格不涨反跌。”5月6日下午,在三洲镇一间仓库里,堆积着一个个装满了水稻的麻袋。胡关羽说,这些水稻年前卖1.36元/斤-1.37元/斤,开年后一分两分地往下掉,现在已跌至1.27元/斤,而去年同期卖到1.46元/斤-1.47元/斤。

  “从元月起跌至现在,周期长、幅度大。”黄歇口镇粮办主任徐锡盛称,水稻如此下跌很罕见。

  “基本回到了4年前的价格水平。”胡关羽说,种粮十余年,每年开年价格都涨,只有今年是下跌的。今年开春后,国家公布了2013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为1.35元/斤,比去年的最低保护价高0.1元/斤,有这利好消息还下跌,大大出乎胡关羽的意料。

  不过,中晚稻虽然跌破了农户的“心理价”,但并未跌破保护价。监利县粮食局局长吴克刚介绍,农户囤的是去年的粮食,适用去年1.25元/斤的保护价。

  ■担心

  最怕下半年谷价仍上不来

  2012年底,因看好开春水稻会涨价,胡关羽决定赌一把,以1.23元/斤的价格,从村里收了12万斤中稻。“开年后的价格,哪怕只上涨0.1元/斤,差价就达1.2万,相当于打半年工的收入了。”

  没想到,第一次当中间贩子,就遭遇“滑铁卢”。胡关羽给记者算了一笔账,1.23元/斤收的稻子,晒干后要掉秤,加上存放损耗,一斤要花到1.42元/斤的成本,以现在的价,每斤亏0.15元,12万斤要亏1.8万。而他自己种的18万斤水稻和去年相比,利润也大大降低。

  心有不甘,胡关羽迟迟不愿低价卖粮,往年2月、3月就销售一空的存粮,今年积压到5月中旬还一斤没出。而再过两个月,新谷就要上市了,“这两个月内价格再涨不上来,到时只怕会更低。”

  和胡关羽一样,黄歇口镇陈湖村种粮大户陈盛和最近也在为自己囤的2万多斤水稻发愁,“最近雨天多,怕发霉。不过卖价太低了,还是得再等等看看。”

  最让陈盛和担心的是,下半年水稻价格还涨不上来。“人工、种子、化肥价格都在涨,村里的土地流转成本也从去年的500元/亩涨至700元/亩,要是下半年价格还这么低,那利润就很有限了。”

  ■援手

  农发行放贷2.75亿支持收粮省粮食局介入

  观望、惜售,监利县的不少农户、中间商,都在纠结卖还是不卖这个问题。

  监利县有“全国水稻生产第一县”之美誉,吴克刚介绍,按历年测算,全县外销商品粮11.96亿斤,去年9月至今年4月,监利县已出售中晚稻10.45亿斤,农户手中还有中晚稻余粮1.51亿斤,占总量的12.6%,近几年来首次出现如此大量的余粮积压。

  黄歇口镇陈湖村支部书记陈正红介绍,全村年产400万斤水稻,眼下还有七八十万斤存粮。三洲镇的存粮也不少,米厂董老板透露,全镇年产商品粮6000万斤,4月底镇政府统计,存粮还有1000万斤-1500万斤。

  “虽然粮食积压并不是很严重,但近十年来,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出现。”让徐锡盛欣慰的是,眼下的行情暂未影响到农户的种粮积极性,早稻插秧生产比较正常。

  吴克刚介绍,今年3月以来,监利粮食局发现农户“卖粮难”后,一面联系本地企业尽量收购,另一面向上级粮食部门反映。此外,监利县农业部门也出台相应金融支持政策。截至4月底,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监利支行已累计投放2012年度中晚稻收购贷款2.75亿元,支持收购2672万公斤,中晚稻7735万公斤。

  湖北省粮食局一位负责人介绍,正协调督办中晚稻后期收购工作,要求中储粮各直属库、地方各级储备企业要积极开展轮换收购;大米加工龙头企业要积极开拓市场,以销促购,随行就市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各级粮食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引导农民及时出售余粮。

  本报记者 曾茜 余鲁西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