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粮即将登场,粮食仓储、贸易、加工企业纷纷加紧清理库存,为迎接新粮的到来腾仓清库。
相关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国内储存量有限,多地国家仓容充裕,因此,这些仓容补库,会为未来小麦价格的开秤价提供支撑。
社会仓容不容小觑
老张是河南省信阳市息县的老牌粮食经纪人,从业十多年来,他每年的粮食购销规模已经达500万斤。
“我租用了一个面积超过8亩的场地来存放粮食。”据他介绍,他与场地所有人签订了15年的租期合同,作为自己经营粮食生意的主要场所。
老张的存粮模式是国内大多数粮食经纪人采用的方式。通过几天的清理,老张已经将这块场地清理干净,静待新季粮食的上市。近年来,部分大型粮食经纪人的储粮方式已经发生改变。
远在千里之外的江苏宜兴,老杜也正在为即将上市的小麦寻找仓容。老杜的粮食购销规模要远远超过老张,他还自建了接近1000吨的仓容,然而,他还没有解决新粮的仓容问题。
2012年,为了扩大经营规模,老杜投资100多万扩充自己的仓储规模。“去年扩充完仓容规模之后,我的仓容量将达到1000吨左右。”老杜预计,有充足的仓容做基础,自己今年收购粮食规模将从去年的1800吨上升到3000吨。
即便如此,老杜的仓容也不算富裕。据他介绍,他仓库里目前存储有超过500吨的稻谷,如果再寻找不找到买方,他腾仓清库的步伐将推迟,这也势必将影响他为即将到来的夏粮收购做准备。
此前,老杜粮食贸易所用仓容,几乎全是租用而来。不过,由于一个竞争者的加入,他们从当地粮管所租用的仓库,悉数被该人承包。鉴于租用仓容的不稳定性,老杜只得亲自建仓。
“租用的成本要远远低于自建。此前,我们每年租仓的费用大概为5万元左右,如今,我们仓储建设的资金量已经超过200万。”老杜说。
或通过租借,或通过自建,国内社会上的闲散库容量急剧增加,虽然确切容量数据难以统计,但据业内人士看来,各地闲散库容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地粮食的产量。
国储仓容较为充裕
作为国家的粮食收购主体,国内各地的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也在积极备仓备收购。
据粮油市场报记者调查,国内国储系统目前仓容充裕,这为夏粮收购奠定了扎实基础。
河南郑州一家粮食仓储、贸易企业的负责人表示,企业在河南全省有多个库区,总仓容接近50万吨。截止目前,仓容小麦已经全部出库,静待夏粮上市。
据安徽一家面粉加工企业负责人反映,当地国家储备库内所存临储小麦和托市小麦都已经完成出库,因此仓库库容较大。
河南新乡一家粮食储备库负责人分析认为,从自己掌握的情况来看,农户、仓储贸易商已经鲜有小麦库存,全国的小麦商业库存量也处于较低值,预计参与国内2013年夏粮收购的库容量将很大。
近两年,国内各地小麦加工企业新建项目层出不穷,小麦加工企业的库存量也急剧上升。
河北石家庄一家粮食储备企业负责人表示,当地不仅储备系统的小麦储备量很少,面粉加工企业的面粉库存也较少,这部分仓容数字庞大。
有分析认为,自2012年12月26日以来,国内政策性小麦投放量已经连续14周保持在500万吨的高水平,各地小麦库存量出现显著下降,特别是黄淮产区补充库存的需求更为迫切。
储备库四处“打工”
在各个主体所持庞大仓容的支撑下,业内普遍预测,今年夏粮收购价格将高开。
南阳一家企业负责人认为,由于南阳地处多省交界处,因此夏粮收购局势复杂。在库存不足的情况下,各主体或会发生抢粮,并推高当地夏粮收购价格。
据粮油市场报记者了解,为了规避高开风险,更多的储备库选择与资金方合作。
安徽宿迁上述粮库的负责人表示,希望记者能在人脉网络中帮忙寻找资金合作方,储备库可以为其代储代收。
“粮食贸易的风险越来越大,受到政策、资金等的限制,我们认为,应该选择和相关粮食加工企业进行资金合作,我们希望和这些企业进行代收代储等方面展开合作。”
河南郑州的一家粮食仓储贸易企业的负责人表示,粮源的重要性不断显现,各方主体对粮源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贸易企业想掌控粮食的难度越来越大,通过和其他加工企业合作,会是许多储备库的选择。
(文章来源:粮油市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