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时节,广袤湘中大地一片忙碌景象。“与以前的梯田地相比,现在地平整了,能用机械化耕种了,再也不用手把手的犁田了。”3月23日,新邵县小塘镇田塘村七组村民隆有荣高兴地表示。这些变化,正得益于新邵县去年来大力实施的土地综合整治工作。
“我们这里原来都是梯田,田块小且零星散乱,机械化耕作十分困难,现在田地变成大块连片,农机想走哪就走哪。”小塘镇党委书记隆郑表示,通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不仅新增加了耕地,还新建了斗灌排和排水沟,结束了农民靠天吃饭的历史。
一年多来,新邵县国土资源局加强与县农业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和沟通,深入新邵县小塘镇十九个村现场考察,共同研究商定落实项目实施的点位,整合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国家农资综合补贴等项目资源,增加项目资金投入,力促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加强督促检查,坚持月报、季报制,及时掌握目标任务完成进展情况,同时组织县土地整理中心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意见,确保目标任务顺利实施;大力推进土地综合整治,集中力量,集成政策、集成项目、集成资金,连线成片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大力推进以中低产田土改造和水利渠系整治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建设“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土壤肥、无污染、产量高”的高产稳产、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在扎实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新邵县还有计划地推进土壤有机质提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秸秆还田技术,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突出抓好农村户用沼气池和大中型养殖场畜禽粪便处理沼气工程建设,推行农村生活垃圾的集中处理。
新邵县小塘镇是湖南省娄邵盆地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的重点实施镇。该镇第一期项目建设自2013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以来,现已圆满完成,共平整土地面积24.44公顷,修建输水斗渠14条、斗灌排26条、农渠100条、农灌排67条、排水沟20条、农沟7条以及水源工程塘堰48口、小型挡水坝7座。项目区还新修或整修一级田间道路30条、二级田间道42条、生产路51条,修建岸坡防护工程护岸745米,田坎防护工程下田坡道66条。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机能进、物能运的高标准农田。第二期项目建设涉及该镇田塘村等19个村,涉及2万余村民。二期项目共安排资金4204万元人民币,将实施农村土地整治1401公顷。为了不影响群众耕种,预计今年4月份前完工。
通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新邵县项目区土地亩均农作物增产14%,农民人均增收220元。同时,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通过委托经营、承包租赁、作价入股等形式,进行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农民不仅打工获取工资,还可以享受到承包土地收益,增加了收入。“近几年来,通过土地整治,使基层老百姓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成为保护耕地的中坚力量。”新邵县国土资源局土地整理中心主任姚草生表示。
土地进行综合整治,项目区农田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改善,有效增加了耕地数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耕地质量,农业机械化作业和实用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农民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单家独户经营向合作化、企业化经营转变。现代农业先进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实现了从耕到收的全程机械化和现代化。促使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