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夏粮再获丰收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高级统计师侯锐解读夏粮生产情况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夏粮生产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052万吨(2810亿斤),比2016年增产131万吨(26亿斤),增长0.9%。其中谷物产量12948万吨(2590亿斤),增产87万吨(17亿斤),增长0.7%;谷物中小麦产量12735万吨(2547亿斤),增产107万吨(21亿斤),增长0.9%。
一、播种面积略减
2017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27410千公顷(4.11亿亩),比2016年减少223千公顷(334万亩),减少0.8%。其中谷物播种面积23728千公顷(3.56亿亩),比上年减少281千公顷(421万亩),减少1.2%;其中小麦播种面积23149千公顷(3.47亿亩),比上年减少236千公顷(354万亩),减少1.0%。
夏粮播种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各地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低产地块及地下水严重超采地区逐渐退出小麦生产,花生、蔬菜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较往年有所增加。二是去年秋冬播期间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遭遇持续阴雨天气,水稻不能及时收割腾茬,加上田间土壤湿度大,影响了小麦的适期播种,致使部分地区冬小麦播种面积下降。此外,得益于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政策的实施,新疆棉农种植棉花的积极性提高,农户减麦扩棉。
二、单产增加
2017年全国夏粮单位面积产量5126公斤/公顷(342公斤/亩),比上年增加89公斤/公顷(6公斤/亩),增长1.8%。其中谷物单位面积产量5457公斤/公顷(364公斤/亩),增加100公斤/公顷(7公斤/亩),增长1.9%;谷物中小麦单位面积产量5501公斤/公顷(367公斤/亩),增加101公斤/公顷(7公斤/亩),增长1.9%。
夏粮单产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气候条件总体有利于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冬小麦播种后,麦区大部时段光照适宜,热量充足,降水量接近常年或偏多,时空分布较为均匀,有利于小麦顺利出苗和安全越冬;在返青拔节和灌浆期间,大部分麦区降水接近或超过常年同期水平,也有利于小麦穗数的增加及灌浆结实;成熟及收获时节,大部麦区以晴好天气为主,光热充足,农田墒情适宜,不仅有利于小麦干物质的积累,更有助于小麦品质的提升。二是灾害同比较轻,病虫害发生率普遍低于上年。在冬小麦生长期间,虽然局部地区受较强降水和大风天气影响,部分地块出现倒伏,对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总体上看,受灾情况轻于上年同期。
国家统计局关于2017年夏粮产量数据的公告
根据对全国25个夏粮生产省(区、市)的调查,2017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总产量如下:
一、全国夏粮播种面积27410千公顷(41115万亩),比2016年减少223千公顷(334万亩),减少0.8%。其中谷物播种面积23728千公顷(35592万亩),比2016年减少281千公顷(421万亩),减少1.2%;谷物中小麦播种面积23149千公顷(34723万亩),比上年减少236千公顷(354万亩),减少1.0%。
2017年各地区夏粮产量
播种面积
(千公顷)
总产量
(万吨)
每公顷产量
(公斤)
全国总计
27409.8
14051.6
5126.5
北 京
11.4
6.2
5451.2
天 津
112.4
64.5
5737.7
河 北
2331.2
1474.7
6325.9
山 西
680.5
278.9
4097.9
内 蒙 古
辽 宁
吉 林
黑 龙 江
上 海
21.7
10.3
4765.7
江 苏
2400.0
1260.6
5252.7
浙 江
191.7
75.4
3932.1
安 徽
2404.1
1395.3
5803.9
福 建
94.7
39.4
4155.1
江 西
81.2
19.1
2348.7
山 东
3847.3
2350.1
6108.3
河 南
5491.7
3554.2
6472.0
湖 北
1420.6
501.7
3531.4
湖 南
182.1
61.5
3377.5
广 东
231.5
108.1
4669.4
广 西
103.5
31.8
3070.5
海 南
39.8
17.0
4281.0
重 庆
463.9
144.8
3122.5
四 川
1724.3
598.6
3471.6
贵 州
987.8
265.5
2687.6
云 南
1170.0
292.2
2497.3
西 藏
陕 西
1199.3
482.5
4023.1
甘 肃
871.1
303.9
3488.1
青 海
宁 夏
148.6
42.7
2871.2
新 疆
1199.6
672.8
5540.3
注:1、甘肃、宁夏、新疆部分地区小麦收获尚未完成,3省区的数据为预计数。
2、因计算机自动进位原因,分省合计数与全国数略有差异。
二、全国夏粮单位面积产量5126公斤/公顷(342公斤/亩),比2016年增加89公斤/公顷(6公斤/亩),增长1.8%。其中谷物单位面积产量5457公斤/公顷(364公斤/亩),比2016年增加100公斤/公顷(7公斤/亩),增长1.9%;谷物中小麦单位面积产量5501公斤/公顷(367公斤/亩),比2016年增加101公斤/公顷(7公斤/亩),增长1.9%。
三、全国夏粮总产量14052万吨(2810亿斤),比2016年增产131万吨(26亿斤),增长0.9%。其中谷物产量12948万吨(2590亿斤),比2016年增产87万吨(17亿斤),增长0.7%。谷物中小麦产量12735万吨(2547亿斤),增产107万吨(21亿斤),增长0.9%。
国家统计局
2017年7月13日
关于夏粮产量调查的说明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夏粮产量数据,由夏粮主产区开展以省为总体抽样调查和非主产区重点调查两种调查方式得出。
(一)夏粮口径
夏粮包括夏收的谷物、豆类和薯类。其中夏收谷物主要包括小麦、玉米、大麦;夏收豆类主要包括蚕豆、豌豆和胡豆;薯类包括马铃薯和甘薯。
(二)调查范围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17个省(区、市)的夏粮产量数据,由国家统计局各调查总队组织在抽中的400多个国家调查县(市)开展抽样调查和实割实测调查,得出夏粮产量。
上海、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8个省(区、市)的夏粮产量数据由各有关调查总队根据重点调查测算得出。
(三)调查样本
夏粮产量抽样调查由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抽样调查组成。
夏粮播种面积抽样调查在国家调查县(市)中开展,全国共抽取约8000个样本村、2万多个样方地块开展夏粮播种面积抽样调查,每个样方地块面积约60亩。省级调查总队根据调查基础数据推算得出省级夏粮播种面积。
夏粮单位面积产量抽样调查在国家调查县(市)抽取的面积调查地块中进行,全国共抽取4000多个测产样本点、1万多个测产地块,每个测产地块中再按照要求抽选3-5个10平方尺的小样方,通过对样方内小麦进行实割实测,推算得出全省小麦平均单产水平。
(四)测产方法
小麦产量实割实测是指基层调查员在小麦收获前,按照《农产量抽样调查制度》对小麦种植地块进行逐块踏田估产、排队,抽取一定数量调查地块做出标记,在收割期时由各县级调查队员或者辅助调查员对抽中地块进行放样、实际割取样本,再通过脱粒、晾晒、验水和称重等环节测量地块单产。省级调查总队根据各抽中地块数据推算全省平均单产。
夏粮产量数据是以抽样调查的播种面积与单产相乘得出。
(五)其他
甘肃、宁夏、新疆地区由于小麦成熟较晚,目前夏粮数据为初步预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