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借力于国外技术人才优势,如何让技术人才在高端制造方面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这是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全国政协委员、美国海德里学校中国福州分校校长夏荣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几年,政府一直比较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引进,成绩非凡。但同时,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在数量上要更普及一些,要扩大人数和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些海归高技能人才或者高薪聘请的特殊岗位人员。而且,应该把这些资源在国内消化,借助这样的优势资源培训更多的技能人才,可以考虑举办一些以海归高技能人才为核心培训力量的培训班,消化、吸收国外智力资源。
夏荣强还特别关注国内技能人才从事专项研究的经费使用问题。 “一些科研项目申请了专项科研经费,但争取到的费用里,有一些钱并没有真正用在研发上。这个钱来之不易,应该加以规范,把钱用在刀刃上。”
另外,夏荣强认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一定要契合生产环节领域的需要,不仅要培养市场真正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而且要提高他们的技术含量档次。由于世界各国都在发展,要做到制造技术的精益求精,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就要根据当前我们国家发展的需要,针对航天、造船或者铁路交通等高新技术领域,培养急需的人才。
本报记者 王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