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民生活 > 农民话题 > 全国人大代表、韶关市技师学院院长刘雪庚:技能培训是解决就业结 返回首页

全国人大代表、韶关市技师学院院长刘雪庚:技能培训是解决就业结

时间:2012-06-05 15:57来源: 作者:收藏

  “导致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原因很多,但我以为,最主要的原因是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推进力度不够,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不到位,培训单位和培训对象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两会期间,面对记者关于就业结构性矛盾出现原因的提问,全国人大代表,韶关市技师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刘雪庚不假思索地回答。

  对于问题的解决办法,在技工培训领域工作多年的刘雪庚同样有着属于自己的思考。 “要想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从根本上改变技能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必须扎实推进和深化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目标虽然十分明确,但在刘雪庚看来,通往目标的路却需要一步步坚实的努力才能走过。

  “首先,要发挥政府、企业、职业院校的互动、联动作用,启动政府送政策、企业送岗位、学校送学位的‘三送’培训工程,大力开展技能人才的储备工作。”刘雪庚告诉记者,“其次,要深化校企合作机制的改革,要以产业园区及其中企业为培训依托,大力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就业和创业培训、农民工培训,实施 ‘校企双制’,走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技能人才之路,实现企业的工人即为学校的学生;学校的学生即是企业的工人,入学即进厂,上课即上班,毕业即就业的职业技能培训教育机制。”

  刘雪庚同时强调了建立终生培训机制的重要性。 “对于已从业人员,我们不仅要继续培训,还要保证培训的次数和连续性,毕竟科技在发展,知识要求在改变,我们只有不断更新其知识技能,才能使他们时刻跟上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对于上述建议如何得到政策和资金保证的问题,刘雪庚同样进行了思考:各地方政府要制定出台与 《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相配套的政策和办法;人社部门按有关政策和规定,统筹管理并配置企业按比例提取上缴的用于职业培训的资金。

  “只要政府能够积极引导、企业能积极参与、技工院校能正确改革,我相信,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进而解决当前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刘雪庚表示。

  本报记者 王辉 文/图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