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欧洲杯激战正酣,坑爹的时差问题,再度把中国球迷折腾得颠三倒四。好像除了2002年隔壁的日韩世界杯,在熬夜看球这事儿上,中国球迷始终是“苦逼”二字的首席代言人。昨天更有条新闻说,长沙市民蒋小山(化名)是英格兰队的铁杆粉丝,大学期间也是足球队的主力,身体据说一向健康。今年欧洲杯开赛后,他每天熬夜看球,一场不落。在6月19日凌晨观战后,他竟一睡不醒,年仅26岁。
看球把命看没了,实在是很悲哀的事。相比之下,在中国执教的冠军教头里皮要淡定得多。就在几天前,ESPN记者问他是否会观看意大利与爱尔兰比赛的现场直播,里皮的回答很简单———不看,原因正是开球时间太晚。当然里皮见的世面多,没必要像我们一样在电视机前瞎激动,他心里或许也更清楚一点,既然连他这样的大腕都来到了东方,在欧洲杯上卖命的一些球员,无论正值当打之年还是行将过气的,没多久也将成为中超一员。要么是弟子,要么是对手。对球迷而言,这真是想你时你在天边,一眨眼尽在眼前。
起码,从前几年的乌拉圭灵猫索萨、拜仁鸭蛋扬克尔、德国铁锤阿尔贝茨,再到法国老油子阿内尔卡,我们已见证了不少的“尽在眼前”。最近亮瞎众球迷双眼的,更是帮切尔西刚拿下欧冠的“非洲刘德华”德罗巴。这位面临退役的巨星,注定会让中超的金元政策之争在坊间愈发热辣滚烫。当然,我个人也很关心,喜欢在申花热身赛上亲自登场的朱骏先生,此番究竟是给球队买前锋,还是给自己找搭档。
不少媒体为德罗巴的到来,打出了“颤抖吧”、“翻滚吧”之类的耸动标题。对于中国足球这块世界足坛的绝对洼地来说,来一位现役大牌那就好比金屋顶上落凤凰,确实要抖,甚至应该抖得抽过去。这些过气明星在体力下降的运动残年,追随“钱多、人傻、速来”的时代节奏,冒着晚节不保的风险,不远万里来到偏远的中国足坛,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我看,起码也是一种飞蛾扑火、蜡炬成灰的大无畏精神。
但在撼动中国足球的痼疾之前,率先会发抖的也许是大牌本人。都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好了,现在神一样的队友来了,麻烦的问题也来了,他可能遇到的是能力低一大截、而感觉护球像亨利的队友,完全不职业的联赛体制,还有心思根本就不在足球上的俱乐部对手。运气差一点的话,这个大染缸还会闹到他灰头土脸而离开……莫非,他们拿高薪只是为了来中国的赛场上思考人生?
当然,大规模引进国际级过气球员的模式,也不是毫无可取之处。他们带来的职业习惯,以及背后运营的市场化操作手段,总能在中国足球的染缸中浮一点白。而且,中国足球的影响力也将随着外界对他们的追踪逐渐发散出去,并为国足赢得话语权。
哦,每次欧洲杯、世界杯开幕前,都有一些企事业单位借机推出模拟比赛,以迎合国人对大赛的追捧,中国足协理当把握战略机遇,积极将过气大牌球员一锅端,推出世界杯中国赛,从此在窝里观大赛,再无国足出线之虞。让布拉特颤抖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