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民生活 > 农民话题 > 吴向宏:金融学者不应滥用“庞氏骗局”概念 返回首页

吴向宏:金融学者不应滥用“庞氏骗局”概念

时间:2012-06-26 14:05来源: 作者:收藏

商界从业人员

“庞氏骗局”是金融上的一种骗术,即承诺高额回报(利息)来吸收资金,然后不断用新吸收资金的本金来支付过往资金的“利息”。典型的庞氏骗局,其项目本身一般空洞无物,不产生任何收入,更谈不上利润,也就是说吸收来的资金基本上不产生任何投资回报,所谓“利息”只能是不停地吸收新资金补旧窟窿。随着旧账不断积累膨胀,维持庞氏骗局的办法只能是不断吸收越来越巨额的新资金。最终对新资金的渴求达到一个庞大无比的数额,再也不可能维持下去,只能是溃然崩塌。

这个概念看上去非常简明易懂,有着震撼人心的逻辑力量,所以很多金融学者喜欢套用“庞氏骗局”的概念,描述一些金融现象,以增强自己论断的说服力。比如前两天我就看到国内一些财经媒体上广泛转载一篇文章,称“美国国债就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庞氏骗局”。理由是美国国债已经入不敷出,在不断借新还旧。其实,把美国国债说成庞氏骗局,这个观点并不新鲜,记得谢国忠先生两年前就发表过类似观点,他还据此预言美国国债2012年就会崩盘,美元会一泻千里地贬值,石油会保持在100美元以上……当然,和谢国忠先生以往很多预言一样,这次他的话还是没有应验。

但是“庞氏骗局”这个概念,不但看空美国者喜欢用,看空中国者也喜欢用。最新的例子就是中国的养老金制度。我对中国的养老金制度自然有极大不满,也希望媒体多多揭露现行养老体制的弊端,以促使其从根本上改革。但是,有些学者说着说着就开始情绪激动,宣称一切由政府主持的养老制度都是在用下一代年轻人缴纳的钱来支付上一代老人的退休金,因此本质上都是庞氏骗局。认为欧洲目前的债务危机就是福利制度这个大庞氏骗局崩盘了的结果,进一步提出中国也要彻底废除养老制度,改成个人自行养老,等等。

其实,“庞氏骗局”这个概念,在实践中并不像那些文人学者嘴上念叨的那么简明和一清二白。项目内容完全空洞、百分之百纯属骗钱的典型庞氏骗局,界定起来的确容易,然而,不那么典型的庞氏骗局,和不那么成功的真实项目之间,就并非泾渭分明。所谓非典型的庞氏骗局,就是其内容并非完全空白,而是有一些真实项目,有一定利润和回报;不过行骗者对外承诺的“利息”大大超出了项目本身利润率,长此以往,最终还是入不敷出导致崩盘。问题在于,诚实的企业家也经常发生错误估计形势、过高承诺回报的情况。一个企业家自认为年回报可以达到30%,便以20%的利息对外融资,但因为种种原因,当年实际回报只有10%。这种情况下,企业家要维持现金周转,只好借新债还旧债,比如说继续用20%甚至更高的利息对外融资。你说这种情况算庞氏骗局还是不算?假若连续3年情况不好转,企业破产了,这个企业家就可能背上行骗的黑锅。反过来,假若企业挺过了3年后咸鱼翻生,营收和利润高速增长,还清了所有债务还大有盈余,那么,他就会被视为临危不惧力挽狂澜的英才而大受褒奖。考虑到上述难以区分的灰色地带,金融学者在用“庞氏骗局”这个词来概括某些现象时,应当更多一些学术严谨精神,避免成为信口开河的“喷子”。

较真起来,无论美国国债还是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都不是基于完全空洞的虚假诺言,而是基于对未来的乐观预期。美国国债依托的是联邦政府财政收入,而财政收入完全有可能因为经济大繁荣而大幅度增加,国债还本付息就根本不会成问题。事实上,上世纪90年代,美国财政就曾好到连续黑字,时任总统克林顿就多次公开畅想“美国国债很快能全部偿清”的美好前景。这两年尤其反恐战争和金融危机之后,美国财政捉襟见肘,不得已提高国债举债上限。这究竟会成为一次成功的临时救急措施,还是会陷入恶性循环导致债台越筑越高?现在看来,做出任何断言都为时尚早。同样的论证也适用于中国的养老制度。有些人片面认为,中国社会老龄化,所以养老体系一定难以为继。其实,只要中国的经济能够保持高速增长,养老体系能够合理改革,就不至于出现断供现象,因为下一代将有更高的收入,即使他们人口数量较少也仍会有能力支撑上一代人的养老。

在实践中,遇到灰色地带时,判断一桩项目是否“庞氏骗局”,可以有一个简便的办法,那就是看项目操盘者是否从项目中向自己转移利益。如果操盘者一分钱不拿,勤勤恳恳做事,那么即使项目亏掉了也不能把他说成是一个骗子。对于像美国国债和中国养老体系这样的金融设计,我觉得,判断其是否有“庞氏骗局”化的倾向,也可以采纳类似的标准。鉴于这两个项目都是政府主导的,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监督有关政府部门,看他们制度是否设计得合情合理,个人是否做到了清廉行事,相应支出是否做到了尽责决策,相关资金有无被挪作它用,等等。改革制度,落实人民对政府的授权权和监督权,才是解决问题的真正方向。单纯用煽情的“庞氏骗局”之类概念来喷口水,并无多大裨益。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