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海滨栈桥。
深圳不断创新环境管理,生态环境发展质量持续改善。
绿色发展破解城市“大”“小”矛盾
蓝天白云,美如欧洲——大运会期间,深圳空气质量创十年最优,引来中外宾客交口称赞。
鱼虾绝迹多年,今日河中重现——超常规整治水污染终见效,全市河流水质彻底扭转恶化趋势。
停用少用私家车,多乘公交出行——“绿色出行”理念深入人心,成众多市民的自觉行动。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深圳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公众环境意识不断增强,城市发展开始悄然转向。
如今,环境问题正成为公众最受关注的民生问题,对政府执政能力是大考。
经历30多年高速发展,有人这样审视这座城市:深圳是一个小城市,因为面积只有1991平方公里;但深圳又是一个大城市,去年GDP达11502亿元,实际管理人口达1400万人,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市、产业大市、人口大市。深圳城市之“小”之“大”的矛盾,只能靠城市发展质量,靠转型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来化解。
在新形势下,深圳描绘出一个清晰的城市发展路线图:以城市环境大改善推动经济转型、提升生活质量,建设宜居生态城市,力争通过高质量的城市发展引领现代产业、引领现代生活、引领发展方式转变,努力把深圳打造成为最优美、最洁净、最舒适的现代文明城市。
市人居环境委负责人表示,自2006年以来,深圳以巩固和深化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建设成果为主线,以筹办大运会为契机,以促进绿色发展和优化产业发展为先导,不断创新环境管理,全面提升生态环境发展质量,有效地增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让市民在经济发展中享受到高质量的“绿色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