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知农技 > 农技动态 > 四川省渠县:三管齐下 宕渠粮仓耀蜀中 返回首页

四川省渠县:三管齐下 宕渠粮仓耀蜀中

时间:2012-06-18 17:23来源: 作者:收藏

    一行行规范整齐、葱茏茂盛的麦苗,一片片栽植标准、吐露新绿的嫩芽……走近渠县,感受到的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蓬勃生机、聆听到的是当地政府重农抓粮、农民群众务农种粮、科技人员科技兴粮的发展足音。  

    近年来,渠县围绕粮食增产主题,投入、科技、机制三管齐下,屡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勇夺四川省粮食生产丰收杯奖。2011年,全县种植粮食176.4万亩,实现粮食总产58.76万吨,粮食产量再创新高。  

    投入给力   强基固本提产能     

    当前渠县人口持续增长,城镇用地不断增加,粮食种植比较效益低下,自然灾害频繁,丘陵地形地貌特征突出,如何破解这些难题?  

   “政策是基础,投入是关键,农民种粮积极性是保障。渠县县委书记王善平作出了解答。  

正是沿着这一思路,渠县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级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同时,还不断强化县域内种粮抓农的举措。落实各项惠农政策补贴10752多万元;县本级财政投入粮食专项发展资金500万元以上,整合各项涉农项目资金3015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2.737万亩,建成标美提灌站10处,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水平达28.5%,比上年增11个百分点,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今年通过流转种了71亩水稻,比去年多种了25亩,多收谷子3万多斤,给国家交粮6万斤。涌兴镇玉滩村4社种植大户赵树平表示,现在种粮越来越有奔头。  

    科技发力 多措并举攻产量     

      2007年以来,渠县粮食连年丰收,保持粮食持续稳定增产压力加大,该县按照粮食生产要高产,农业科技来帮忙的粮食科技增产思路,多措并举,实现了全县粮食生产的五连增  

    在结构调整上,渠县立足自然资源和尊重农民种植习惯,分区域、分作物、分品种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了粮食丰产示范片,适度调减小麦、红苕种植面积,扩种玉米、马铃薯、大豆,粮食种植结构进一步调优。  

    在科技推广上,以科技三大行动、百日科技活动为载体,整合各种项目培训农民30万人次,推广主导品种12个,集成配套主推技术15良种良法直接到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机制使农业科技直通最后一公里  

    在高产创建上,该县集中成片建粮食高产高效创建示范片11.8万亩,助推全县粮食亩产达333公斤,比上年增2.2公斤。  

    此外, 渠县还针对自然灾害多发、重发和频发特点,坚持抗在第一时间、防在第一节点的原则,强化四川省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指导,最大程度地挽回了灾害损失。  

    近日,记者在李渡乡新渡村采访时,7社农户庹远奎家激动地向记者诉说去年“9·18”洪灾后的情景:当时家里3..8亩水稻全部受灾,原本以为颗粒无收,结果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蓄留了洪水再生稻,总共收了1350公斤,省上专家实测的每亩田产量为400公斤,实在太感谢他们了!  

    机制助力 主动求变增效益    

    从前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到头白忙活,而今春寒料峭忙春耕,农机轰鸣唱欢歌,渠县粮食生产的巨大变化源于在高产创建、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等机制上的主动求变。  

    创新高产创建机制。渠县始终坚持米袋子县长负责制,以乡、村、社为单元,推行县、乡、村三级整建制粮食高产高效创建,实行专家+技术员+示范户+辐射户技术服务模式,逐步实现全县粮食高产创建全覆盖。  

    推进产业化经营。该县坚持内育外引,扶持粮油产业化龙头企业,实行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订单种植粮食30万亩,开发出一系列名优农产品,增加产值3500万元以上,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推行标准化生产。渠县以专业化生产为抓手,依托植保、农资、农机等专业合作社,实行五统一,强化粮食产前产中产后监管,农产品质量显著提升。  

    “今年,我县将加大机制创新力度,深入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不断提升种粮效益。渠县县长苟小莉表示。  

    投入给力科技发力机制助力,“三管齐下”的渠县现代农业方兴未艾!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