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关县尚峪乡位于县城35公里的东南山区,全乡1568户,5432人,农作物播种面积48000亩。
近年来,尚峪乡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南北山的马铃薯,县川河的杂交谷子等特色农业发展基本形式“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两大产业,全乡人均纯收入2010年比全县人均收入高出近千之。
该乡按照“依靠科技引路,注重科技投入,培养支柱产业、实现快速致富”的工作思路,首先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乡政府为全乡各个村配备了村农科联络员,每年将科技成果推广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内容。乡农综站先后在全乡建立了12个技术服务点。全乡先后培养扶助科技示范户310多户。
其次,狠抓各项技术培训。乡政府和农技部门采取各种形式利用农闲季节开展集中培训,根据农事季节开展送科技到村入户,进行地头指导等,今年已办乡村培训班25期,培训农民1600多人次,科技咨询和田间指导2000多人次,向农民发放科技资料近一万份。
再次,因地制宜谋发展。乡农技等职能部门根据全乡自然资源状况,制定不同区域种植计划,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几年来,该乡先后繁育脱毒马铃薯原种,原原种500余万斤,引进推广优良品种40余个,推广种植新技术18项之多,粮经作物套种面积逐年增加,农民收入不断增长。尚峪乡地处偏关东南山区,海拔较高,气候凉爽,土地资源丰富。这里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全年种植面积近2万亩,占到全乡总播面积的42%,年产量达6000万斤。无公害“裕佳”牌马铃薯以其品种优良,个头大而均匀等特点,成为远近闻名的优质产品。该产品远销河北、山东、天津等地,倍受客商和食者的亲睐,产品供不应求。种植马铃薯每亩收入2500—3000元,农民种植积极性空前高涨。马铃薯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重点产业。今年以来,该乡党委、政府把马铃薯这一产业做为发展“一乡一业”的重头戏来抓,全乡种植面积2万余亩,由于风调雨顺,新品种的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马铃薯长势喜人,总产量突破6000万斤,按保守价每斤0.4元算,仅此一项可收入2400万元,全乡人均可达4400多元。为了把马铃这一产业做大做强,该乡把新品种的试验、繁殖做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2011年引进克新1号、康泥贝克、2191、青薯2号、下寨65、青薯9号、张薯3号、坝薯5号、大同60、晋12号等10余个新品种在杨尚峪村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并在东尚峪和大泉上等村发展网棚8个,繁殖培育脱毒原原种和原种面积160余亩,可为本乡和全县提供优种56万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