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藕之乡”的洪湖,过去采用的是莲藕“一种一收”的传统模式,莲农种莲得莲,种藕得藕的传统观念一下子改变不过来,长期沿袭着莲子田收干莲子,藕田收泥藕的传统习惯,结果呢?莲藕上市集中,贩子捏价,收入减少,仅去年就有不少莲农吃了“哑巴亏”。
本着为“三农”服务的洪湖市农业局,用农业科技创新的办法,结合市场需求和莲藕生长特点,提出了莲藕“一种三收”的创新模式,在武汉市农科院水生蔬菜专家刘义满研究员的帮助和指导下,去年在万全镇试验获得成功,今年在全市推广面积达5万亩以上,着实让莲农尝到了甜头。
什么是“一种三收”?就是莲子田的第二年可以收获藕带、鲜莲蓬、干莲子或藕田当年可以收获藕带、青荷藕、枯荷藕(或藕种)。莲藕鲜产品可以一年四季供应市场,莲农可以一年四季有经济收入。
如何实施“一种三收”?首先必须有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质高产品种,或者子莲或者藕莲;其次,要依据当年的市场行情,确定产品结构,或者藕带—鲜莲蓬—干莲子,或者藕带—青荷藕—枯荷藕,或者走一步看一步;接下来就是采取农业技术措施调节产品的比例和数量。比如,今年藕带行情好、价格高,还有龙头企业保护价收购,那么战略上就要确定多生产藕带,战术上采取多施底肥,多施追肥,藕田多下藕种,让莲藕田多产藕带,产优质藕带,使其藕带又白、又嫩、又粗、又长,既产量高又卖价高。如果鲜莲蓬的价格也好,青荷藕的价格也高,则可以考虑藕带6月中旬停止采抽,并在此时重施一次追肥,让莲田长莲蓬,藕田长藕。7月上旬就可以采摘莲蓬或开挖青荷藕;莲田每采摘一批莲蓬要施一次追肥,以利后期莲蓬的生长,最后莲田蓄干莲子、藕田蓄枯荷藕。到时候干莲子、枯莲藕也因市场供应减少而价格上升,莲农则在藕带期、鲜莲蓬、青荷藕期以及干莲子、枯荷藕期三个生产阶段都获得较大的赢利。
实例调查:7月上旬的一个早晨,天刚蒙蒙亮,新堤办事处撮箕湖莲藕示范基地的莲农们,有的在采抽藕带(藕带可以采抽到8月底),有的在采摘鲜莲蓬,有的在开挖青荷藕,“一种三收”的喜悦挂在脸上,笔者随机调查了两位。一位是新堤办事处柏枝村莲农赵德念,今年他种了20亩“沔城藕”,把去年鄂莲5号品种更换了,也更换了田块,“截止7月9日,这块田抽了3600斤藕带,平均卖价8元/斤,挖了2亩青荷藕,收获了5000斤,平均卖价3元/斤,大概每亩2000多元吧”。他高兴地对我说。同在一个撮箕湖的南河村莲农张习伟今年在20亩“太空莲”田里每亩抽了270斤藕带,180多斤鲜莲蓬,亩平达到3000元左右,眼下还有下批鲜莲蓬和干莲子。他说,“今年亩平4500元没有问题,感谢农业部门的专家给我信息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