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组织各区县水产技术推广机构负责人与技术人员及养殖户代表一行30余人在通州区永乐镇富各庄村和该站小务基地举办了泥鳅养殖技术现场会。会上技术人员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泥鳅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技术以及池塘养殖技术,同时发放了相关技术材料,并详细介绍了泥鳅作为主推品种的优势以及详细的养殖技术,积极鼓励各区县大力推广该品种的健康养殖。养殖池边,与会人员看到养殖者从池塘中捞起的成品泥鳅,平均长度15厘米,而这批泥鳅是4个月前该站自繁自育的鳅苗,经过30天~40天长成寸鳅(平均身长3厘米)后分塘放养,养殖者预计亩产3000斤左右,亩效益可达2万元。
泥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达21%,药用功效显著。目前,泥鳅作为一种滋补食品,越来越为人们喜爱。但是由于捕捞过量及栖息环境恶化,泥鳅的自然产量大为减少。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小务基地开展了泥鳅的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试验,并获成功,为泥鳅在北京乃至周边地区的推广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