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农科院“旱作农田水分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荣获2012年度辽宁省科技进步奖,该项目达到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
该项目由耕作栽培专家孙占祥研究员主持完成。从2006年开始,孙占祥研究员组织和带领20多名科研人员,首次编制了全省以县为单位的作物光合效率和水分生产潜力分布图;完成了旱作农业类型区划;确定了不同旱作农业类型区的作物种植优先序和栽培技术优先序;构建了林粮复合高效用水模式和蓄水保墒作物高效用水模式;创立了林粮间作、深松中耕、机械化坐水播种等配套技术体系;提出了林粮复合防风保水、地表覆盖保墒、土壤水库扩蓄、微地形集水等一系列旱作农田水分高效利用关键技术措施。
该项目成果可使降水利用效率提高5.5个百分点,旱作农田风蚀率降低28%~35%,6年累计示范推广2600万亩,作物增产14%,林果增产27%,纯增经济效益23.1亿元。
该项目由耕作栽培专家孙占祥研究员主持完成。从2006年开始,孙占祥研究员组织和带领20多名科研人员,首次编制了全省以县为单位的作物光合效率和水分生产潜力分布图;完成了旱作农业类型区划;确定了不同旱作农业类型区的作物种植优先序和栽培技术优先序;构建了林粮复合高效用水模式和蓄水保墒作物高效用水模式;创立了林粮间作、深松中耕、机械化坐水播种等配套技术体系;提出了林粮复合防风保水、地表覆盖保墒、土壤水库扩蓄、微地形集水等一系列旱作农田水分高效利用关键技术措施。
该项目成果可使降水利用效率提高5.5个百分点,旱作农田风蚀率降低28%~35%,6年累计示范推广2600万亩,作物增产14%,林果增产27%,纯增经济效益23.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