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业生产,茶树种植后要3年才能采摘。省茶叶研究权威人士建议,湖南茶叶种植应主推“密矮早”的品种和技术,实现“当年栽、当年摘,每亩次年赚5000元”的目标。
我省茶园面积稳定在150万亩左右,近3年全省每年新增茶园3至5万亩。作为绿茶、黑茶主产省,我省茶园发展慢,鲜叶难以自足,每年要从周边的贵州等省大量调入。据介绍,茶园发展慢,关键原因在于投资回报期过长。现在推广的无性系良种茶园,种植密度一般为每亩2000至5000株,由于品种不适、管护技术不到位等原因,茶树成活率低、生长缓慢,茶园往往要3年后才有收益。
曾在全国获得推广的、我省东山峰茶场曾试验过“矮化密植速成免耕”技术,创造了“头年种、次年摘”的奇迹。从现在我省的茶叶生产来看,“密矮早”技术应大力推广。每亩密植1万株,并矮化树型,增加单位面积的光合作用。选择保靖黄金茶、安吉白茶、桃源大叶、槠叶齐、湘波绿2号等易成活、生长快的爱心优质茶苗,按照“绿红黑、春夏秋、高中低”的方式全面采收,提高单位产出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