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常熟市董浜蔬菜都是分散经营,广大农户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种植,蔬菜产量不高、质量差、品种少,生产极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随着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的建立,一些带头人开始倡导科技种菜,蔬菜生产“靠天吃饭”的状况成为历史。
北港蔬菜专业合作社就是一个典型。2005年,北港蔬菜合作社在村妇女主任王艳霞等人发起下成立。王艳霞紧抓机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广设施栽培、反季节栽培、“伏菜网栽”等新技术。一开始,很多农户对她宣传的技术不信任,也不愿意尝试。王艳霞便率先应用新技术种植新品种,打消了农户的疑虑。新技术的应用不但提高了蔬菜抵御高温、阴雨、虫害侵袭的能力,而且促进了蔬菜生产的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产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我管理的五个菌菇大棚,面积大概两亩半,去年光平菇就卖了15万元。”王艳霞说。全社农户的收入比入社前翻了一番,菜农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不仅如此,合作社还经常向农户发放农技书籍和光盘,并在村里建起农技知识宣传专栏和培训室,邀请农技部门和大专院校的专家和农技人员为社员开展农技知识讲座,接受培训和技术指导的农民超过了300人次。
基地目前建有25000平方米的智能温室,设施栽培面积达950亩。其中,去年建成的15000平方米种苗温室引种了芥蓝、彩椒、紫玫瑰西红柿、芦蒿、凤梨等多个品种,年培育种苗2400万株,有效解决了周边农户育苗难、育苗苦、育苗烦的实际困难。基地还实现了高效节水灌溉的全覆盖,彻底改变了过去户挑手提灌溉的传统方式,不仅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降低了劳动强度和劳动成本,而且亩均增收在2500元以上。
2012年6月,基地被全国妇联、科技部、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众多妇女在这块土地上发挥自己的特长,走上了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