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上午,市蔬菜站接待了两名种植大棚番茄菜农的咨询,站长徐东旭热情为其诊断,同时通过拍摄番茄病害照片,利用电子信箱方式发送给潍坊市科技学院蔬菜病害研究所李金堂教授,请李教授一起诊断番茄病害,经市蔬菜站站长徐东旭和李教授的诊断研究,该番茄病害症状最大的可能是细菌性髓部坏死病,此病主要为害番茄茎部,表面产生褐色至黑褐色长条形病斑,茎内髓部变为黄褐色或黑褐色,湿腐状,湿度大时可见茎的伤口处有灰白色菌浓溢出。叶片多呈萎蔫状。 如果茎内干燥且植株上部茎秆或枝干表面也有许多黑褐色条斑,则可能是条斑病毒病。
诊断后,李教授和徐站长提出了防治意见(细菌性髓部坏死病,条斑病毒基本无救):一是种子消毒。可温汤浸种或用0.6%醋酸溶液浸种24小时杀菌。处理后用清水冲洗掉药液,稍晾干后再催芽。二是加强栽培管理。在发病地块避免连作,可与非茄科蔬菜轮作2-3年,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不偏施、过量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雨后及时排除积水;避免在阴雨天气整枝打杈;及时清除病残体,通风降湿,降低棚内湿度。三是药剂防治。发病后可用90%链·土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喷雾防治,7天左右一次,连喷3-4次。若发病较重,可采用注射法进行防治,使用注射器将上述药剂从病部上方注射到植株体内进行治疗,3-5天1次,连用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