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丽颖)记者从科技部4月3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随着国务院正式印发《积极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我国将积极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并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目标。
当前,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是世界科技创新领域重要的全球公共产品,也是世界科技强国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提升本国创新能力的重要合作平台。
近些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在其中贡献着中国力量与中国智慧,也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
《方案》明确提出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要坚持的基本原则,一是国际尖端,科学前沿。适应大科学计划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特点,聚焦国际科技界普遍关注、对人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影响深远的研究领域。二是战略导向,提升能力。落实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三步走”战略,服务于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战略需要,集聚国内外优秀科技力量,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科研成果,全面提升我国科技创新实力。三是中方主导,合作共赢。发挥我国在大科学计划核心专家确定、研究问题提出、技术路线选择、科技资源配置、设施选址等问题上的主导作用,尊重各国及各方的优势特长,坚持多国多机构共同参与、优势互补,采取共同出资、实物贡献、成立基金等方式,共享知识产权,实现互利共赢。四是创新机制,分步推进。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注重在大科学计划发起、组织、建设、运行和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创新,完善科技资源合作及共享机制,吸引部门、地方共同参加,加强科技界与产业界协作,试点先行,充分论证,根据实施条件成熟一个、启动一个。
我国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将按照“三步走”发展目标实行如下安排:到2020年,培育3-5个项目,研究遴选并启动1-2个我国牵头组织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初步形成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的机制做法,为后续工作探索积累有益经验。到2035年,培育6-10个项目,启动培育成熟项目,形成我国牵头组织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初期布局,提升在全球若干科技领域的影响力。到本世纪中叶,培育若干项目,启动培育成熟项目,我国原始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在国际科技创新治理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持续为全球重大科技议题作出贡献。